正文_第四十七章节——到达D国 (第3/3页)
军官均就读过此学校。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所学校撑起了D国军队的脊梁。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
想到D国的这所名校,胡刚心中就是一阵苦笑,这时的他还没有能力去上这样的军校,就算有也很难进入,不过他还是有幸地得到了在这所名校的一所初级院校学习,这里主要是为D国内部学员打基础的教学平台。
他国学员要想升到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近似不可能的事,你不想想,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会把自己最拿手的东西拿出来,何况胡刚还只是黄军座通过当年的老同学给他拿到的一个保送生名额,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国家保送吗?
是的,是这个时代的政府保送过去的,不过胡刚是一个特例,因为他是一个人单独去的这个国家,这源于黄军座的那位D国同学在这个国家部队也算是说的上话的人,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将军,是后来陆军的某集团军司令,与黄军座在D国学习时有着过命的次情,现在刚过四十的他在接到黄军座的电报后,没有说二话就帮胡刚弄到一个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下属分校的一个学习名额,如果不是这层关系,胡刚最多能在D国一些普通的军事院校学习,现在他虽然只是在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的下级学校就读,可这里的教学质量也要高D国其他普通军校几个层次。
这个时候,胡刚开始把对黄军座的怨气减少了些,可能国内时,他对战刀的做法,也有他的难处,的确他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如是掌握了那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那在心神失常时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将要造成什么后果,他胡刚可以不想,但黄军座不得不想。当然62军其他高官的一些小手段,还是很难让胡刚释怀,至于黄军座对他的这次帮助,胡刚在心中决定,就在今后的抗RB战场上回报,他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欠的人情就一定要还。
此时,胡刚所不知的是,就是他这样的一个想法,后来差一点让他早早地失去了生命,后话暂时不扯,还是与读者一起走向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