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二百四十八章节——关麟征(下 (第2/3页)
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恳切陈词:“如果部队不战而退出北平和河北省,党国将丧失民心!”他还积极建议何应钦加强军备与日军作战。与此同时,他还向南京蒋介石发出电报,并且命令二十五师全体官兵立即在北平城郊构筑工事,准备与日军作战。可惜关麟征的这些积极建议都没有被当时国民党掌权者采纳。
1935年秋天,二十五师奉命开赴洛阳休整,部队在长辛店集中准备南开时,一些曾参加过军训的学校师生专程到长辛店为二十五师将士送行,关麟征为群众的热情所感动,他痛切地对送行的师生表示:部队不得已奉命南开,没有尽到继续抗击日军侵略的责任,有负北平同胞的期望。相信政府和全国军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终究会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35年华北事变,整个华北面临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为挽救民族危亡,刚刚到达陕北的中国抗日红军,于1936年2月渡河东征,阎锡山引入国民党10个师的兵力到山西向红军进攻。3月,关麟征不顾稳扎稳打的训令,率二十五师先急袭林彪的红一军团于昕水河畔的午城镇。又与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作战于隰县北。
完美达成各个击破,在大批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堵截下,红军不得不退回陕北。不久第二十五师也因“两广事变”调出山西。
1936年秋红军贺龙、徐向前两部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甘地带,蒋介石又调派大军进剿,关将军奉令后,集合全师下命令,他以磅礴的气概,斩钉截铁般的语言,要求部下严守纪律,奋勇作战,一定要完成任务。那态势给人们的感觉,好像红军是不堪一击的。
这时候关将军不过三十岁左右,少年得志,勇于自信,蔑视一切,他既受命剿共,主观上是恨不能把红军一口吃掉,当然是全力以赴,不留余地。这时他是认真对付共产党,毫不动摇的。
奉命率本师及王耀武、李及兰、沈九成共四个师的兵力由洛阳出发,经天水开进甘肃境内堵截红四方面军,在西兰大道割断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联系,使红二方面二军团几乎丢了一半人马。又约胡宗南一起压迫共军于黄河南岸而歼灭,胡持重不从,关遂单独连续突击与超越追击,与红四方面军激战于黄河南岸的靖远,打拉池地区,割断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的联系。当胡宗南部在山城堡被伏击时,他冷笑一声:当进不进,不当进反而冒进,胡宗南决非善战者。
1937年,关麟征升任五十二军军长,辖第二师(师长郑洞国),第二十五师(师长张耀明),投入抗日战争。这年秋冬,他率部队在平汉铁路从事抗日斗争。9月,他参加了保定战役。除指挥本部两个师外,还指挥赵寿山的17师和曾万钟第三军2个师,防广兵单,被日第一军香月清司部迅速突破,这是他打的最窝心的一仗。10月,日军第十四师团及第六、十六师团各一部在冀南由肥乡、成安、临漳等县进犯漳河,他率五十二军在漳河南岸与日军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双方发生白刃肉搏战,几次退而复进,失而复得,双方伤亡惨重。由于关军奋勇杀敌,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