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站在黄河对面跳舞,快让我瞅瞅 (第3/3页)
鞭,身躯随着战马的步伐一摇一晃驶向远方。
说实话,杨奉这次领兵出征,没有了徐晃待在身边,说不紧张那都是假的,但总得鼓起勇气,毕竟世上哪有知难而退的道理…
“你们说孟津口什么时候到呀?”
“已经走了数个时辰了,应该快了,也不知道陛下和大将军是怎么想的,就这么个小差事还要出动这么多人。”
与满心焦虑的杨奉不同,那三千名士兵此时满腹狐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送一纸诏书却要派这么多人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实则为了防止事情泄露,有人外出告密,所以诛杨丑斩张扬的计划,只有他们内部都尉以上者知道。
“都不要再嚷嚷了,大将军说什么你们照听就是了,哪这么多废话?”杨奉出行时身边跟了一名步兵都尉,只是两大鞭子便立刻让乱糟糟的人群安静下来。
河内郡位于黄河以北,而洛阳却位于黄河以南,两者欲要相通必渡黄河,为了使双方来往便利,所以特设“孟津口”。
这孟津口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洛阳北部的关键渡口,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在三国时期,孟津作为黄河渡口,既是军事集结地,也是水陆交通枢纽,连接中原与北方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优势。
“瞧,那是不是黄河?”
杨奉驾着快马冲向人群最前方,举目眺望,只感觉有水汽映上脸庞。
秋日荀荀,黄河依旧气势不减,虽没有夏季那么势大,却依旧翻腾不断,浪高数丈,裹胁着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奔腾而过,只留下满地的黄色淤泥沉寂其中。
但又因此处河道渐宽、流速降低,具备天然的洪水缓冲条件,所以还远远没有到达决口的风险,杨奉的大军可以安然乘船度过。
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望着孟津口,杨奉忍不住想起当初上学时,老师教过的古诗。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这貌似是王维所写,但后段内容却已记不太清。
“寄书家中否?哎~也不知这些将士的家人们生活如何,这原身的父母今又现居何处,怕是早已死在这兵荒马乱之中吧…”
正当杨奉感心悲伤之时,一句呐喊再次将他的魂神,拉回到这残酷现实之中。
“大将军,大将军!对面是不是有人举着大旗在摇晃呀?”
“你说什么?风浪太大我听不清,是谁举着大旗在跳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