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暗流(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3/3页)
道路是夯实的土路,汽车驶过便扬起一片灰尘。
人们的穿着大多朴素,颜色单调,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有绿色的吉普车或上海牌轿车驶过。
凌佩仪下意识地皱了皱眉,用手帕轻轻掩了下口鼻。
她习惯了港岛的繁华与整洁,眼前的景象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高振海倒是神色如常,他经常往返东莞,对这边的情况更熟悉。
“凌总监,这边走。办事处的人应该在外面等了。”
果然,一个穿着白色确良衬衫、戴着眼镜的年轻男人举着块纸牌,上面写着“欢迎港岛陈记公司领导”。
他身边停着一辆黑色的老式上海牌轿车。
“您好!是高经理和凌总监吗?我是华润公司深圳办事处的小张。”
年轻人看到他们,连忙迎上来,态度恭敬又有些紧张。
“我是高振海,这位是凌佩仪总监。”
高振海和他握了握手,客气的说道:“辛苦你了,小张。”
“不辛苦,不辛苦!两位领导一路辛苦了,请上车。”
说着,小张拉开后座车门。
车内空间狭小,座椅是绒布的,散发着淡淡的烟草和皮革混合的气味。
车子驶上颠簸的土路,速度不快。
小张一边开车一边介绍:“高经理,凌总监,我们先去办事处安顿下来。
关于瓶装糖水试销的事情,我们已经接到了上级通知,正在走流程。”
高振海点点头:“辛苦你们了。
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把具体细节落实。”
凌佩仪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暗自思索。
内地的消费水平和港岛差距巨大。
如何定价?
如何宣传?
渠道怎么管理?
都是全新的课题。
不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盲目的扩张销售渠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想到这,她开口问道:“小张,这边老百姓平时都喝什么饮料?价格大概多少?”
小张从后视镜看了凌佩仪一眼,答道:“凌总监,这边主要还是喝汽水,像燕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广和,多数的城市,都有本地的汽水厂。
一瓶大概几分钱到一两毛钱。
进口的饮料很少见,价格也贵,主要在友谊商店和涉外场所用外汇券买。”
几分钱到一两毛钱?
这个价格让凌佩仪的心直接凉了半截。
陈记最便宜的瓶装糖水在港岛都要卖到一块多港币,这差价也太大了。
她意识到,成本控制是这里的第一要务,必须坚决执行陈生“原料就地取材”的指示,否则根本没法卖。
车子在一栋三层的简易楼房前停下,门口挂着“华润公司深圳办事处”的牌子。
小张帮忙拿着行李:“两位领导,房间在二楼,条件比较简陋,请多包涵。
下午我们约了糖酒公司的同志,先聊聊糖料供应的事?”
高振海和凌佩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迫感。
“好,下午就开始工作。”高振海说道。
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