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预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3页)
麦理思的动作很快。
有了陈秉文加快速度的要求,他在与那家位于伊利诺伊州的饮料厂谈判中,也不再像最初那样针锋相对,锱铢必较。
他把握住对方急于出手的心理,在几个关键条款上守住底线后,在价格上做了适当让步。
很快,双方便达成了收购协议,最终的收购价格为165万美元。
这个价格比麦理思最初预估的略高一点,但节省了宝贵的谈判时间,符合陈秉文“时间优先”的战略意图。
协议一签署,麦理思立刻带领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当地律师和会计师的协助下,高效地办理法律交接和手续变更。
同时,陈秉文从港岛派出的技术小组,在钟强的带领下,几乎同步抵达了美国。
钟强是陈记食品的老员工,又是生产部副经理,从长沙湾建厂时就跟着陈秉文,对生产线和“脉动”的工艺参数了如指掌。
他一下飞机,时差都没顾上倒,就带着人直奔工厂车间。
他心里清楚,老板这么急着把他从内地调来北美,意味着这边的市场供应可能遇到了瓶颈,或者即将有大的动作,产能必须立刻跟上。
眼前的工厂规模不大,但设备保养得还算不错,工人们看到新来的中国面孔管理层,眼神里带着好奇和些许不安。
钟强用他那半生不熟的英语,加上大量的手势,很快和留任的本地生产经理沟通起来。
改造工作的核心是将陈记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脉动”饮料,特别是新配方“脉动雷霆”的特定工艺参数导入。
主要工作包括调整灌装线速度、温度控制,彻底清洗消毒原有管道系统,以及安装从港岛紧急空运来的核心配料预混装置。
由于工厂基础不错,工人也大多愿意配合,改造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钟强甚至抽空对生产线进行了小幅优化,以提升效率。
他每天都会将进展简单汇总,通过国际长途向港岛汇报。
陈秉文对进度表示满意,让他全力保障“脉动雷霆”量产线的优先调试。
就在北美收购事宜按部就班推进的同时,港岛这边,顾永贤也加紧了行动。
他按照陈秉文的指示,开始秘密接触前港府新闻处处长、现任某英资财团公关顾问的莫里斯爵士。
莫里斯爵士退休不久,但影响力犹存,依旧活跃在港岛上流社会的俱乐部和慈善晚宴中。
顾永贤通过一位与英资圈子相熟且口风很紧的华人律师作为中间人,精心安排了一次在“香港会所”的“偶遇”。
与这位前港府新闻处处长、现任某英资财团公关顾问的莫里斯爵士搭上了线。
交谈中,顾永贤并未直接亮明全部意图,只是含糊地提及有背景深厚的财团对传媒业有兴趣,正在物色一位德高望重、熟悉港府运作和公共关系的独立董事。
莫里斯爵士对于可以发挥余热、参与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事业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并不经意地透露出,与其经验和人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