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书院门的守正与破局 (第1/3页)
轮船驶入上海港时,正是重阳。码头上的桂花混着江风飘过来,竟与终南山的菊香有几分相似。煊墨站在甲板上望着海岸线,手里攥着从京都带回的《和汉药考》,书页间夹着片奈良药园的忍冬叶,叶脉在阳光下像极了松风琴的弦。
“小宇发消息说,煊墨堂快被踏破门槛了。”炳坤翻着手机,屏幕上是书院门的照片:煊墨堂门口堆着十几个快递箱,街坊们围着箱子议论,“都是来找‘苏婉秘方’的,有药企想买断版权,还有人拿着仿冒的‘开心散’在巷口兜售。”
赵姐的宝宝趴在栏杆上,小手抓着从菊岛带的杂交草种子袋,袋子上的蝴蝶符号被海风刮得猎猎作响。她咿咿呀呀地指着远处的海关大楼,像是认出了那建筑上的时钟——与书院门老槐树上的挂钟,都走着同样的时间。
回到西安时,已是傍晚。书院门的灯笼刚亮起,就见煊墨堂门口围着黑压压的人。张记老板正举着擀面杖拦着个穿西装的男人:“我说了煊先生不在!你们不能强闯!”那男人手里拿着份合同,上面印着“苏氏医案独家开发权”,旁边还跟着几个扛摄像机的记者,镜头对着诊室的木门拍个不停。
“是‘仁心堂’的王总,”修鞋的王大爷凑过来,往煊墨手里塞了张传单,“他们说拿到了苏婉医案的‘真传’,要推出‘网红药膏’,还说你们在国外搞的那些是‘洋噱头’,不如他们的‘正统配方’。”
煊墨刚推开诊室门,王总就带着人挤进来,皮笑肉不笑地递过合同:“煊先生可算回来了,我开价八百万,把苏婉的医案卖给我们,保证让老祖宗的智慧‘发扬光大’。”他瞥了眼老李的琴盒,“这破琴就别抱了,现在谁还信弹琴能治病?”
诊室里的街坊顿时炸了锅。周阿姨把刚熬的艾草水往桌上一墩:“王总去年卖假阿胶被查,还有脸说‘仁心’?”赵姐的丈夫举着手机:“我们都看着呢,你们的‘秘方’就是把苏婉的方子改了几味药,加了防腐剂!”
王总脸色一沉,对身后的保镖使了个眼色:“敬酒不吃吃罚酒。”保镖刚要上前,赵姐的宝宝突然从背带里探出头,把攥了一路的忍冬叶扔过去——叶子不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