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前世也是个乐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前世也是个乐迷 (第1/3页)

    他顿时多了几分亲近:“成军同志过誉了!不过是想在乱象里拨点清明,哪及得上你搞创作的。听说您你对‘文艺赋能实践’有独到见解,徐主任跟我们提了好几回,我还盼着待会儿讲座能好好听听呢。”

    “您客气~”

    一旁的孙颙这时也赶紧上前:“成军同志,咱们之前见过,我就自己不介绍了,晚上的讲座也是要跟您多学习!”

    许成军笑了:“孙同志太谦虚了!你的《年轻的朋友》我读过,徐主任说您是好苗子,依我看,这苗子早长起来了。”

    “哥!”

    身后的许晓梅这时轻轻拽了拽许成军的衣角,小声抱怨,“再聊下去,交响乐都要开场了!”

    许成军这才想起身后的姑娘,笑着介绍:“哦对,这是我妹妹许晓梅,在复旦图书馆工作,我硬拉她来听讲座,顺便听听交响乐。晓梅,快跟郭老师、孙同志问好。”

    许晓梅赶紧收起怀里的书,规规矩矩地鞠了躬:“郭老师好,孙同志好。我哥总说我光埋头画画不行,得多听听文学讲座,可我觉得……”

    她话没说完,被许成军递过来的眼神打断,只好吐了吐舌头,把“还不如看画展”咽了回去。

    郭豫适瞧着这兄妹俩的互动,忍不住笑了:“小姑娘这股子劲头好!年轻人就得有自己的主意。咱们先往礼堂走,路上我跟您说说讲座的安排。

    徐主任特意把场子设在大阶梯教室,来了不少骨干教师,还有些学生闻着消息要旁听,都盼着您多讲点创作里的‘实践门道’呢!”

    许成军点点头,跟郭豫适并肩走着。

    刚走到大礼堂门口。

    就见不少华师的学生在门口等着。

    郭豫是表情有点尴尬。

    “大家对你的讲座很期待啊~”

    再怎么说,许成军是复旦的,这么多等着签名的让他也有些尴尬。

    有眼尖的甚至追到了许成军面前,希望能得到签名,他这种行为导致更多的人来模仿他,甚至排练的其他上音的学生听到了,这是那个写出了《试衣镜》《红绸》《谷仓》和一系列的许成军,也来找许成军要签名。

    许成军甚至对这些上音的学生多了点不一样的意义。

    他还是诗人也是音乐人。

    这对搞艺术的上音的年轻朋友们有些着魔的吸引力。

    听一些学生说,上音已经有了“许成军诗歌研究会”,专门分析他的诗歌和音乐作品,把他推为南方现代诗第一人。

    因为许成军还没有单行本,于是他们拿着各种杂志,以《收获》居多,但竟然还有拿着《安徽文学》的人前来。

    “成军老师,给我签个名吧。”学生们说。

    “我也是学生呢。”许成军一边儿签名,一边儿吐槽。

    这会儿的作家签名不单单是签个名字,如果郑重的话,还得有个祝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祝语。

    许成军挑看得最顺的写了几条签名,就应付着说晚上讲座还可以给大家签,不要影响大家上课。

    我艹,怎么还有拿着《文汇报》来的?

    这一期还是某大学教授骂我的那一期?

    许成军嘴角微微抽搐。

    但是学生读者忍不了了:“签这吧。我好不容易才碰见你一次的……”

    这儿?

    一旁的郭豫是不知情,有点摸不着头脑。

    孙颙一直关注许成军,知道那些评论的情况,拿起了研究生学长的架子。

    “学弟,下回拿个其他杂志让成军同志签吧!”

    读者又催促:“可我今天就带了这个,成军同志,替我签一下吧!”

    “诶,你这——”

    许成军摇摇头,打断正要发作的孙颙,拿起笔刷刷地签上了最近刚研究的艺术签。

    后面补了一句:‘祝你勇敢面对人生的暗流。’

    孙颙眼睛一亮:“成军同志,还是有格局~”

    许成军:“何必难为人家呢!”

    走进礼堂。

    许成军的位置是第二排。

    第一排都是重量级嘉宾,提前定好的。

    魔都分管文化领域的领导、上音贺绿丁院长、副院长丁善得、华师校方领导、甚至来了漂亮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小日子驻沪总领事等

    这帮外国人到是开心的不行。

    在这个时期的中国确实难得有这样的盛大演出活动。

    刚在第二排落座,暗红色丝绒座椅还带着礼堂的凉意,许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