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海棠金橘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海棠金橘酿 (第3/3页)

藤椒鲜麻,红花椒醇厚,腌肉得用红花椒,炖肉加藤椒才够劲。

    前几日我试了用青花椒泡酿水,倒也清爽,就是回味短了些,不如红花椒来得沉。”

    “哦?你还试过青花椒?”

    周太傅来了精神,往前凑了半步,忽然停住,望着砂锅出了会儿神,才喃喃道:

    “说起来,那年蜀地的雨,比这汴京的黏多了……”

    他摆摆手,又笑了。

    “青花椒得用新鲜的,晒过就失了那股子鲜气。当年蜀地的同僚给我带过青花椒酱,抹在热饼上吃,能多吃三个饼。”

    “可不是!”

    戚萝往灶膛添了块炭,火苗“噼啪”响。

    “我还听说,蜀地人做泡菜,也爱扔几粒青花椒,酸脆里带着麻,夏天吃最开胃。

    前几日邻里从蜀地探亲回来,给我带了点晒干的青花椒,说让我试试炖鱼,我正想着明日进条活鱼来呢。”

    宋修站在旁静静听着,见戚萝说起吃食时眼里发亮,嘴角的笑意藏不住,手里的陶碗沿被指尖摩挲得发亮。

    周太傅越说越起劲,从蜀地的花椒说到岭南的陈皮,又从陈皮说到腌肉的法子,戚萝都接得上来,偶尔插一句自己的心得,两人倒像忘年交一般。

    日头爬到头顶时,周太傅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口,摸了摸肚子,才发觉方才那几块叉烧早下肚了。

    他清了清嗓子:“不早了,老夫该回去了。修儿,你也早些回府,别总在这儿晃悠。”

    他又看向宋修,语气软了些:

    “你这臭小子,回了京也不说来看看我。前日去你家,你娘还说你刚上任忙,我想着让你歇几日,没成想你倒有空来这儿吃叉烧。你师母还总念叨你爱吃她做的酱肘子,说等你空了,给你炖一大锅。”

    “这几日刚上任,翰林院的典籍堆了半屋,得一一校勘,实在抽不开身。”

    宋修拱手应下,语气里带着恭敬。

    “改日定登门拜访恩师和师母,给您二老请安。”

    周太傅“嗯”了一声,又看了眼案板上的叉烧,才背着手慢悠悠往巷口走,走了两步又回头:“那椒麻酱肉,明日给我留一块,我让书童来取。”

    等周太傅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宋修正要告辞。

    戚萝忽然从摊子底下拖出个食盒,里面铺着油纸,放着两块最周正的叉烧、一小碗切好的椒麻酱肉,还有两碗用细布盖着的金橘酿。

    “这些您带回去吧,给夫人尝尝。”她把食盒递过去,指尖轻轻一碰就收回来。

    “怕是路上会凉,回府热一热,虽减些风味,也是我的心意。前些时日漕船过码头,风浪大得很,摊子都快被吹翻了,多亏夫人让管事送了块厚毡子垫着,还说若有人刁难,报她的名号就行。这点东西,实在算不了什么。”

    宋修伸手去摸钱袋:“该付的钱还是要给,不然我岂不成了占姑娘便宜?”

    “公子这是见外了。”戚萝按住他的手腕,指尖温温的,“夫人帮过我,这点东西算什么,再说了,公子常来照顾生意,我还没谢过您呢。”

    他没法,只好接过食盒,入手沉甸甸的,香气顺着缝隙往外钻。

    “那……多谢姑娘。”

    戚萝笑了笑:“公子慢走。”

    宋修转身时,听见身后“当啷”一声,是戚萝把砂锅端下来的动静。

    他没回头,脚步却慢了些,食盒里的香气混着槐树叶的清香,缠在衣襟上,倒比方才更让人记挂。

    日头偏西时,戚萝开始收摊。

    剩下的叉烧和酱肉分给了隔壁卖胡饼的张五郎和扫街的李伯,案板擦得能照见人影,陶瓮里的金橘酿卖光了,空瓮被她倒扣在石板上控着水。

    路过香料铺时,掌柜探出头喊:“小戚,明日的花椒给你留好了!”

    戚萝扬声应着,手里的竹筐晃了晃,里面的空陶碗撞出“叮叮”声。

    晚风卷着槐树叶落了几片在筐里,她没捡,就那么拎着走。

    反正明日开市,还得路过这儿,顺手捎着便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