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用户不向我们走来,我们就去强兼他们(5k) (第2/3页)
王宇春问:“说了啥?”
赵阳道:“许总先是肯定了我的想法,后面就说咱们目前的生态还比较封闭,要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生态圈影响。
接着他就说了让我无比难忘的一句话。
他讲——
其他生态的用户不向我们走来,那我们就主动走过去强兼他们。
只要强行兼容了,使用下来用户自然能体验到哪边才是更好的。”
——嘶!
【用户不向我们走来,那我们就主动走过去强兼他们】
??
王宇春倒吸冷气。
被这句话震得浑身麻痹。
一股抽象的气息扑面而来。
但毫无疑问的,他从心里被说服了!
内心也默默扣出了一个字:
“6!”
……
……
星辰汽车第二工厂要落户庐州,几乎成了公开的消息。
尽管网络上的风浪还没完全掀起,业界据此消息却已传得沸沸扬扬。
到了八月初。
庐州滨湖新区。
星辰汽车供应链对接大会正式宣布举办,省内外超过百家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星辰集团负责人,庐州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剩商务厅等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面参加会议。
消息一出,犹如抛下一枚炸弹!
星辰与庐州一拍即合,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19天,从签约到开工也仅用时36天,刷新了过往的记录。
让不少企业为之惊叹,同时也看到了庐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
大会上,各级领导分别登台开幕致辞了,以示对此次星辰汽车扎根落户的扶持态度。
发言的内容,其实也和许易参加过的山栋大会大同小异。
诸如保证产品研发、生产经营、配套服务、人才招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的贴身服务这些。
同时还多了加密铁海联运、中欧班列,将来助力星辰汽车能更好拓展海内外市场的发言。
会场上除了大大小小供应链企业外。
地方的造车头部企业:诸如江淮、奇瑞、安凯客车这些整车制造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这些核心供应商都在现场。
领导开幕发言过后,星辰的高管接连上台发言亮相,台下看客内心想法不一。
接下来能与星辰汽车对接,产生合作的供应商,那眼神是极其火热的。
但整车制造厂这边的品牌,面对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如此成功的星辰汽车,心里难免有“杂念”。
江淮汽车现任董事长,安瑾辉注视着台上,眼神那叫一个复杂。
星辰汽车始于庐州,自老头乐崛起于微末,出走山栋后铸造辉煌后,如今又重回“老家”。
与庐州重新握手,重归于好。
在已经传为一段佳话。
是一段颇具议论色彩的故事。
——
对于此事。
江淮汽车心里亦有相似的感受。
“安总,听说当初星辰汽车租借造车资质未果,被你们内部拒绝后,顶着破产转型,这事儿是真的吗?”
坐在一旁的奇瑞董事长尹跃同,终于是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多问了一句。
一听这话。
安瑾辉内心很无语,但又不太好表现出来。
当下。
他只能强行装淡然自若的态度说道:“嗯,15年的时候我们的确和星辰接触过,但想不到他们发展这么快,也想不到造车新能源化的浪潮来得这么汹涌。”
“还居然真有这事,这倒是可惜了。”
尹跃同微微惊讶,验证了传言非虚,心里感慨又感到好笑。
今日的星辰汽车,非昔日的星辰汽车。
如果当初真的成了,星辰汽车顺利租借江淮的造车资质,那么今日的辉煌,恐怕都得分江淮汽车一份。
庐州为表诚意也不至于这么大力“拉拢”。
星辰汽车落地相关的待遇,看得他们这些传统造车企业都忍不住有点吃酸黄瓜的感受。
“行业在发展,哪能事事顺人意。”
安瑾辉笑着回了一句,却带了一分苦笑的意味。
眼看星辰汽车起飞,也算体会到了“大腿拍断的滋味”。
今年江淮的状况并不太好。
占总营收的70%的传统燃油车业务,遭遇了滑铁卢,旗下主力车型瑞风系列,瑞风S3和瑞风M3这两款车销量大幅度暴跌,集团因产品力、生产质量暴雷出现大量问题。
要知道17年以来,车质网投诉的SUV车型多达二百多款,其中自主品牌SUV车型投诉量占比超过70%,远高于合资品牌。
而在这些被投诉的自主品牌SUV车型中,江淮瑞风S3以月均销量4460辆的成绩,勇夺2017年国内SUV车型投诉排行榜榜首。
这很令人震惊了!!
毕竟在投诉排行榜前五中,瑞风S3的销量是最差的。
却硬生生因为车身生锈、车辆吃胎偏磨、跑偏这些问题,被车主投到了榜首。
光看数据就能令人联想到质量有多差。
另一边江淮尝试入场的新能源赛道制造的江淮iEV6E,因为今年的新能源补贴持续退坡,又遭到了惨重打击。
现在国家对于续航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车型,将取消补贴。
而150-300公里的车型,补贴下降20%-30%。
这对任何一家靠补贴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都是沉重打击。
恰巧的是江淮汽车就是靠补贴盈利的哪个。
涨潮时大家都能下场捞一笔,现在潮水退了,也能看出来谁是在裸泳。
安瑾辉注视着台上,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
会场的流程并不复杂。
各方发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