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是,这对吗?(4400) (第1/3页)
说干就干。
云飞把包装盒拆开了。
准备看看这个产品实物。
然而。
下一秒他就呆愣住了。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外壳磨砂质感,设计极具美感的充电宝,静静躺在包装盒之中。
刚才封面上的图片就让他觉得挺不错的。
但他内心仍怀疑是加工渲染出来。
现在看到实物,竟然感觉更惊艳了。
要知道一个好的科技电子产品,什么都可以骗人,唯独出色的外观设计是骗不了人的。
云飞忍不住拿起这块极星充电宝。
入手的第一感觉。
好轻。
好薄……
手感还很好。
忍不住将上下和正反面把玩了两下。
“嘶…这个轻薄程度,还有外观设计不简单啊。”
云飞惊讶了。
他本来对品牌方这个价格是极其有批判欲的。
可手上传来的质感和轻薄感,打破了他的预想。
要做到这种程度,开模和设计的成本就不低了,还有这个圆角和表面设计,如果单独遮住品牌logo,说这是苹果出的充电宝他都信。
关键居然这么薄。
比他见过的超薄充电宝还薄!
这个厚度恐怕都没8mm吧?
云飞拿来尺子量了下,然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整体厚度只有6.5mm。
重量仅为98g。
离谱了!!
……
当然。
如果不谈容量和充电速率,单论轻薄完全是耍流氓。
云飞再次看了眼壳体的标识。
3300mAh容量。
当即又吸了一口凉气。
密度不太对。
他虽然没拆解,可根据过往的经验,按照这个体积估算,这个能量密度是不是有点超标了?
云飞心里惊疑带着不确定。
“不管了,先充电测试一下,再通过转化率折算一下就知道到底有没有3000mAh了。”
他插上线,先将这块超薄充电宝的电量充到满值。
品牌方那边一共寄来了两块充电宝,这也方便他分别做测试。
大约充了五分钟,在充电的过程中。
云飞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外壳。
紧接着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几乎没发热!
还真和包装盒上的宣传语一样!!
卧槽。
…
“等等,不要慌……”
“现在室内温度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这块充电宝也是接近满电,充电的电流不大,不发热也是正常的。”
云飞说服着自己。
待到眼前这块充电宝充满电后。
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测试用带协议与电压电流显示的充电线接到了充电宝的C口,另一头插上了手机。
检测QC2.0、PD2.0这些常见的快充协议都出来了。
而有线功率停留在15w的区间。
他主要测试的是充电的发热情况。
15w虽然赶不上各家的私有协议,可也不低了,而根据他的经验,还没有充电宝能一直维持这个功率保持低温,大多充上个三五分钟就会感到明显的热量了,有些散热不好的还会降功率。
云飞刻意等到了三分五十八秒,然后手指摸上去。
再然后就愣住了。
不是那种明显的发热或发烫,而是一股略带温温的感觉,再一看充电功率,依然坚强地维持在12w左右。
“我操,这个厚度能控制在这种发热量,这是什么电芯??”
这下云飞真震惊了!
从表现来看,恐怕还真对得起298这个价格。
目前市面上也是有好几百块的高端充电宝,但和这款走的不是同一个路线,人家是以大容量取胜,譬如两万毫安,自带储存卡的充电宝,甚至还有结合了音响和手电筒功能的充电宝,但都远远不如眼前这款带给他的冲击力。
“不过,无线充电这个功能是不是有点鸡肋了?开发的磁吸环的确有巧思,可市面上支持的机型未免也太少,就连苹果都不支持无线充。”
云飞仔细查看着附带的配件和产品说明书。
他这边可没三星的旗舰机,国产安卓阵营据说下半年要上无线充功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通过这个磁吸环,哪怕用条短线进行有线充的体验也不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背夹电池来看待。”
云飞尝试了一下这种使用手法,发现即使不无线充也挺好用的,单纯用磁吸环固定在背面有线连接,极致的轻薄感带来了与市面上主流充电宝完全不同的体验。
很意外。
一番测试下来几乎全然推翻了他刚刚的判断观点。
这对于一个硬核的数码博主来说,是件极为新奇的事情。
……
“云飞,在做什么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