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专职秘书!行政二十七级! (第2/3页)
兵,向韩鸣谦深深鞠了一躬,额头几乎要碰到桌面:
“韩主任,谢谢您的信任和提点!这份信任,这份责任,我阳光明铭记在心,刻进骨子里!一定全力以赴,如履薄冰,绝不敢有丝毫懈怠!绝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绝不给您丢脸!”
“好!”韩鸣诚也站起身,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带着暖意的欣慰笑容。
他绕过桌子,走到阳光明面前,用力拍了拍年轻人厚实的肩膀,那力道带着信任和期许,“去吧,去赵厂长那里。记住我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住。”
……
副厂长办公室在厂部大楼的三楼东侧,走廊尽头。
比起韩鸣谦的主任室,这里更宽敞明亮一些。厚重的深棕色木门紧闭着,门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长方形木牌。
阳光明站在门外,深吸一口气。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刚才那场小雨的湿润,混合着大楼特有的石灰和旧木料的味道。
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但熨烫得异常平整的“的确良”白衬衫领口,又仔细抚平了袖口上的一丝几乎看不见的细微褶皱。
然后,他抬起右手,指关节在光滑的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笃,笃,笃。”
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请进。”门内传来赵国栋沉稳而略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清晰有力。
阳光明轻轻推开门。
午后的阳光正盛,透过高大的、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慷慨地洒满大半个房间。
赵国栋正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阳光勾勒出他宽阔厚实的肩背轮廓,军人的挺拔气质依然鲜明。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短袖衬衫,领口扣得一丝不苟。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
那是一张国字脸,浓眉,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军人特有的审视感,但此刻眉宇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赵厂长。”阳光明在办公桌前约一米处站定,双脚并拢,微微欠身,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问候,尽量滤去沪语的尾音。
“小阳同志,来啦。”赵国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像春风吹化了坚冰。
他指了指对面那把蒙着墨绿色灯芯绒布面的椅子,“坐,别拘束。”
阳光明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姿态恭敬而不显拘谨,努力表现出符合新身份的沉稳。
“韩主任都跟你谈过了?”赵国栋端起桌上那只同样印着大红“奖”字的搪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沫子,杯沿一处磕碰的小缺口清晰可见。
“是的,赵厂长。韩主任已经向我传达了组织的决定,并详细提点了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阳光明回答得简明扼要。
“嗯,老韩办事稳妥,他的提点很重要,你要牢记在心,时刻对照。”
赵国栋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阳光明年轻而沉稳的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经过考察后的满意。
“把你调到身边来,是经过组织考察和慎重考虑的。”
赵国栋的语气平和而有力,每个字都像经过锤炼,“你进厂时间虽然不长,但表现出的能力、悟性,尤其是那股子沉稳劲儿,我和韩主任都是看在眼里的。
特别是文字功底和办事效率,在厂务办这批年轻人里,算是拔尖的。”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扬了扬:“喏,上次技术革新交流会那份发言稿,就是你主笔的吧?写得就很好嘛!
思路清晰,数据扎实,既讲清了技术关键点,又突出了我们红星厂工人的实干精神和集体智慧,分寸把握得不错。
市工业局的同志下来调研时,还特意提了一句,说材料写得实在。”
“谢谢赵厂长肯定!主要还是厂里技术革新工作做得扎实,车间老师傅们贡献大,我不过是如实整理汇报,把大家的功劳记录下来。”
阳光明谦逊地回应,心头却因这份来自顶头上司的认可而微微发热。
“实事求是是好的。”赵国栋点点头,话锋一转,“不过,专职秘书的工作,和你在秘书组跑腿、写材料,性质和要求都有很大不同。你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把自己从‘办事员’提升到‘助手’的层面。”
他伸出两根手指,指节粗壮有力:
“第一,视野要更宽。
不能只盯着手头的一件具体事,满足于上传下达。
要时刻了解全厂的生产动态、技术难点、人事关系、甚至兄弟单位的动向、上级部门的最新精神。
脑子里要有一盘棋,胸中要有一本账。
我需要的时候,你能随时提供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和有见地的参考意见,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第二,站位要更高。”
赵国栋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引导阳光明看向更远的地方。
“处理问题、协调关系,要站在我这个副厂长的角度去思考,去权衡。
既要坚持原则,维护厂里利益和规章制度,也要讲究策略方法,懂得迂回和变通。
对上,要准确理解、清晰传达、坚决执行指示;对下,要善于沟通协调,化解矛盾,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这其中的分寸感,至关重要,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和把握。”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眼神也变得异常锐利:
“尤其要记住保密纪律!我这里出去的每一个字,到你这里就是终点站,是保险柜!
绝不能从你这里再扩散出去半分!
无论是会议内容、文件批示,还是私人谈话,都一样!
这是高压线,碰不得!
记住了吗?”
“是,赵厂长!我深刻理解保密的重要性,一定严守纪律,守口如瓶!”阳光明挺直脊背,声音斩钉截铁。
“嗯。”
赵国栋脸上重新浮现温和的笑意,室内的气氛也随之缓和,“我相信你能做好。
年轻人有朝气,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沉得住气,稳扎稳打。
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多向韩主任请示汇报,他是老厂务,经验丰富。也
可以直接来找我,不要有顾虑。不要怕犯错,但要及时总结,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
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这个道理,在部队和地方,都一样。”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那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日程:
“明天搬上来,先熟悉熟悉环境,看看资料。具体工作,我们后面再详细安排。
有什么实际困难吗?生活上的,工作上的,都可以提。”
“没有困难,赵厂长!我一定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努力胜任!”阳光明站起身,语气坚定有力。
“好。”
赵国栋也站起身,隔着宽大的、铺着深绿色呢绒桌布的办公桌,向阳光明伸出右手。
那只手宽厚有力,指腹和虎口处有着明显的薄茧,是长期握枪和劳作留下的印记。
阳光明连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握住赵国栋的手。
一股沉甸甸的、几乎有形的信任感和责任感,通过这双有力而粗糙的手掌,清晰地传递过来,瞬间充满了他的胸膛。
“谢谢赵厂长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为您服务好,为厂里服务好!”阳光明的声音清晰有力,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
赵国栋满意地点点头,松开了手:“去吧。”
阳光明带着赵国栋的勉励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脚步沉稳地走回秘书组所在的二楼。
皮鞋踩在磨得发亮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晰而有节奏的回响。他的心绪如同这脚步声,既踏实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越。
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张玉芹刻意压低了,却依旧带着兴奋的、如同爆豆子般的声音:
“……千真万确!阿拉亲耳听到人事科小刘讲的!文件都下来了!赵厂长亲笔签的字!送到韩主任那里了!
小阳!阳光明!升上去做赵厂长的专职秘书了!就在楼上!明天就搬!
哦哟,真是勿得了!
当初阿拉第一眼看到小阳,就知道伊弗一般。这才多长时间,伊就升上去了,真是想勿到,想勿到!”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连窗外车间隐约的机器轰鸣声都似乎停滞了。
周炳生正戴着老花镜,低头仔细看着一份《解放日报》,闻声,翻动报纸的手骤然停在半空。
他厚厚的老花镜片后,那双惯常沉静甚至有些疏离的眼睛里,骤然爆发出一种极其明亮、极其复杂的光芒。
惊讶、欣慰、释然,还有一种……近乎“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的深沉满足感。
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眼镜,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仿佛一块在角落里沉寂了太久的坚冰,终于在阳光下悄然融化,露出了温暖的底色。
他微微颔首,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回应张玉芹那咋咋呼呼的宣布,声音低沉却带着温度:“
好……好。年轻人,有奔头。”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想喝口水,却发现杯子是空的,又默默放下。
张玉芹则是一脸的喜气洋洋,仿佛升职加薪的是她自己。
她放下织了一半的枣红色毛衣,竹针随意地插在线团上,双手用力一拍,发出清脆的响声:
“哦哟!我就讲嘛!小阳这小伙子,一看就是有出息的!脑子活络,做事体又稳重!写起材料来,一套一套的!
赵厂长眼光就是好!阿拉秘书组这下也出了个人才!
以后阿拉出去讲闲话,腰杆子也硬气点!”
她的声音又快又脆,像炒豆子,带着由衷的喜悦和与有荣焉的自豪感,目光热切地扫过周炳生和角落里的李卫东,像是在寻求共鸣,分享这份突如其来的“集体荣誉”。
唯有李卫东。
他原本正伏案,极其认真地用他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