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分房的机会,火线加入组织,再次进步 (第2/3页)
妙的肯定了赵国栋的领导!
两天两夜,几乎不眠不休。
当最后一个饱满的句号落在稿纸上,阳光明放下那支笔帽磨损的“英雄”钢笔,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稿纸上的字迹清晰工整,力透纸背。
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封,工整地写上《工人日报》编辑部的地址,加急寄出。
成败,在此一举!
投稿后的等待,如同在炭火上煎熬。
阳光明表面依旧沉稳,处理公务一丝不乱,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当办公室那部黑色拨盘电话响起,他的心都会猛地一跳。
在煎熬的等待中,他开始构思另外两篇文章的内容。
转眼间,几天时间过去。
下午,阳光明正在外间整理厂务会的材料,那部沉寂的电话突然铃声大作,声音在略显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几步上前,拿起听筒,声音平稳:“您好,赵国栋副厂长办公室。”
“您好,请问是红星国棉厂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带着北方口音的男声,语气正式而严肃,“我是《工人日报》编辑部的张编辑。”
阳光明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随即又强有力地搏动起来。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是的,张编辑您好。我是赵国栋厂长的秘书,阳光明。”
“哦,阳光明同志你好。”
张编辑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丝确认后的温度,“我们收到了你署名的投稿《纺锤下的红色匠心——记红星国棉厂技术革新中的普通工人群像》。
文章我们编辑部审阅过了,写得非常好!非常扎实!
真实、生动、有力量,完全契合我们当前宣传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要求!”
阳光明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喜悦猛地冲上头顶,几乎要冲破喉咙,但他强大的自制力瞬间将其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保持着应有的沉稳和谦逊:“谢谢张编辑的肯定!这是我们红星厂广大工人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
“嗯,文章立意和内容都非常好,我们计划采用。”
张编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正式,“按照我们报社的规定,尤其是刊发这样有分量、歌颂工人阶级先进事迹的文章,在正式见报前,需要向作者所在单位进行政审确认。
我们需要你单位党组织或人事部门,在两天之内,出具一份关于作者阳光明同志政治面貌和现实表现的正式书面证明,电话确认后,需要邮寄到我们编辑部备案。”
“政审确认?”
阳光明的心微微一紧,但随即又放松下来。
他的履历清清白白,根正苗红,政审绝对没有问题。“好的,张编辑,我明白。我立刻向领导汇报,一定在两天之内将证明材料寄送贵社。”
“好,那就这样。期待你们的材料。再见。”
“再见,张编辑!谢谢您!”
放下电话,阳光明只觉得手心全是汗。
成了!
《工人日报》!国家级大报!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竟然如此顺利!
巨大的喜悦如同潮水般冲刷着他,但他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政审!两天时间!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仪容,敲响了里间的门。
“进。”
阳光明推门进去,赵国栋正埋头在一份生产报表上,眉头紧锁。
“厂长,《工人日报》编辑部刚才来电话了!”阳光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但依旧清晰平稳。
赵国栋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如电般射来:“怎么说?”
“文章他们审阅通过了!计划采用!”
阳光明语速加快,“但是,编辑要求我们单位在两天之内,出具我的政审证明。
电话确认我的政治面貌和现实表现没问题,才能正式见报,书面证明材料要尽快寄出。”
“好!”
赵国栋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脸上瞬间绽开毫不掩饰的惊喜和赞赏:
“好小子!干得漂亮!一上来就是国家级大报,头炮打得响!政审?”
他大手一挥,斩钉截铁,“这算什么问题!你的情况我还不清楚?根正苗红,表现优秀!”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快速踱了两步,眼神锐利地思考着。
忽然,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阳光明:“光明,我记得你成为我秘书后,第一时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吧?”
“是的,厂长。一个多月前交的,韩主任经手转交的。”阳光明立刻回答。
“好!”赵国栋眼中精光一闪,仿佛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契机,“积极分子资格确认了吧?”
“韩主任上周通知我,厂党委组织科已经批复,确认了我的入党积极分子资格。”阳光明如实回答。
赵国栋猛地一击掌:“这就对了!锦上添花!火线入党!
一个正在积极向组织靠拢、思想觉悟高的年轻干部,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在《工人日报》上发表歌颂工人阶级的文章,这政治高度、这思想分量,完全不一样!
对文章过审是加分项,对厂里,对我们红星厂的集体形象,更会增光添彩!”
他立刻抓起桌上的黑色电话机,手指有力而快速地拨通了厂党委组织科的电话:
“喂,我赵国栋!组织科老陈在吗?……老陈,你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马上!有重要事情!”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放下电话,赵国栋看着阳光明,语气带着一种决心和强大的自信:
“光明,这两天你什么都别管了!全力配合组织科!入党程序该走的步骤一步不能少,但效率要提到最高!我亲自去跟田书记沟通!
两天之内,我要看到你预备党员的身份批下来!
《工人日报》的政审证明,必须以预备党员的身份出具!明白吗?”
“明白!厂长!”阳光明只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眼神无比坚定。
赵国栋这是要动用他所有的能量和人脉,为他扫清这最后一道障碍,同时将这次发表文章的政治效应最大化!
接下来的两天,如同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战役。
在赵国栋的亲自坐镇和全力推动下,厂党委组织科以近乎“特事特办”的速度运转起来。
阳光明的入党申请书被重新翻出,思想汇报被迅速审阅,组织谈话紧锣密鼓地进行。
支部大会以最快的速度,召开并通过决议。
田书记那边,赵国栋亲自去了一趟,不知说了些什么,回来时神色笃定。
最终,在《工人日报》编辑部要求的最后时限前,一份盖着红星国棉厂党委鲜红大印、确认阳光明同志为预备党员(预备期一年)的正式书面证明,连同他现实表现优秀的鉴定材料,首先电话确认后,通过加急寄送,飞向了首都。
政审确认电话顺利通过后仅仅两天,一个普通的清晨,如同往常一样,厂区高音喇叭在播放完激昂的《东方红》之后,播音员的声音突然变得格外清晰、洪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全厂职工同志们!下面播送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刊登在今天出版的《工人日报》第二版!
作者是我厂赵国栋副厂长的秘书,阳光明同志!
文章题目是——《纺锤下的红色匠心——记红星国棉厂技术革新中的普通工人群像》!”
刹那间,整个红星国棉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似乎都低了一个分贝,食堂里碗筷碰撞的声音静止了,走在林荫道上的工人们纷纷停下了脚步,仰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播音员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厂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红星国棉厂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浪潮中,闪耀的不是个别的明星,而是无数普通工人用智慧和汗水凝聚的集体光芒!
在细纱机飞旋的纺锤下,在筒摇工序的轰鸣中,在锅炉房蒸腾的热浪里,处处跳动着‘红色匠心’的脉搏……”
文章被全文播送。
播音员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讲述着攻坚克难的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