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7.大倒苦水,二姐对比,盛宴接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7.大倒苦水,二姐对比,盛宴接风 (第3/3页)



    张秀英如梦初醒,连忙把黑木耳小心地放在旁边的凳子上,脸上重新焕发出一种“大敌当前”般的神采,

    “看我,光顾着说话!饿坏了吧耀耀?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肉都备好了,就等你回来下锅!”

    她脸上的泪痕未干,眼神却已充满了干劲。

    为了这顿接风宴,张秀英确实倾尽了全力,也动用了家里宝贵的“储备”。

    灶棚里,李桂花早已麻利地生起了煤球炉,蓝色的火苗舔舐着乌黑的锅底。

    张秀英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亲自掌勺。

    昏黄的灯光下,案板上,一块肥瘦相间、足有一斤多的上好五花肉,已经被切成了方方正正、麻将牌大小的块。

    深红的瘦肉纹理间镶嵌着诱人的乳白脂肪——这是她昨天就起了个大早,去副食品店排长队,凭票加“好话”才买到的,一直吊在阴凉通风处,就等着今天做给儿子吃。

    锅烧热,倒入一小勺珍贵的菜籽油,油热后放入一小把黄冰糖。

    冰糖在热油中慢慢融化,翻滚起细密金黄的泡泡,散发出焦糖特有的甜香。

    张秀英用锅铲小心地搅动着,待到糖色变成漂亮的枣红色,迅速将沥干水的肉块倒进去。

    “滋啦——!”

    一声爆响,浓郁的肉香混合着焦糖的甜香猛烈地爆发出来,瞬间压过了天井里的其他气味,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

    张秀英手腕翻飞,熟练地翻炒着,让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诱人的酱色。

    烹入黄酒,浓烈的酒香蒸腾而起;倒入酱油,深沉的酱色迅速染透肉块;加入几片老姜、一个挽成结的小葱……厨房里热气腾腾,油烟弥漫,锅铲碰撞声、油脂爆裂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交响乐。

    除了主角红烧肉,餐桌上摆开了阵仗:

    两个从副食品店买来的冷盘——一碟切得薄薄的猪头肉,上面点缀着几粒香菜,还有一碟淋了麻油的五香素鸡;

    一盘碧绿油亮、刚刚出锅的清炒卷心菜;一大碗热气腾腾、飘着点点油花和淡粉色虾皮的冬瓜海米汤;

    当然,还有中午特意多蒸的一锅白米饭,此刻正冒着腾腾热气。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绝对是阳家难得一见的极其丰盛的一餐。

    小小的旧木桌被摆得满满当当,几乎看不到桌面原本的颜色。

    阳永康今天也破天荒地拿出了一瓶“七宝大曲”,拧开铁皮瓶盖,给每人面前的小酒盅都倒上一点清亮微黄的酒液。

    连平时几乎不喝酒的张秀英,也被象征性地倒了半杯。

    昏黄的灯光下,酒液微微晃动,映着桌上热气腾腾、色泽诱人的菜肴,也映着围坐在一起的家人脸庞——疲惫的、心疼的、期待的、满足的,还有壮壮懵懂好奇的眼神。

    “来,耀耀,到家了,别客气,多吃点!好好补补!”

    张秀英拿起筷子,不停地往阳光耀碗里夹菜,尤其是那油亮红润、颤巍巍、散发着致命诱惑的红烧肉,一块接一块,很快在他碗里堆成了小山。

    阳光耀看着眼前这丰盛的冒着热气的饭菜,闻着那魂牵梦绕的属于母亲手艺的浓郁肉香,喉咙剧烈地滚动了几下,口腔里不受控制地分泌出大量的唾液。

    他顾不上客套,也顾不上先喝一口酒,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端起那碗堆尖的白米饭,甩开腮帮子就猛吃起来。

    第一块红烧肉入口,肥肉部分几乎在舌尖化开,丰腴的油脂混合着浓郁的酱香和恰到好处的甜味瞬间弥漫整个口腔,瘦肉部分炖得酥烂入味,毫不塞牙。

    这久违的极致的肉味,像一股汹涌的暖流,瞬间抚慰了他被粗粝食物折磨已久的近乎麻木的肠胃。

    他大口扒着饭,咀嚼得异常用力、专注,腮帮子高高鼓起,发出满足的近乎贪婪的吞咽声。

    仿佛要把这两年亏欠的所有油水、所有对美食的渴望,都在这一刻狠狠地吃回来。

    他吃得那么投入,那么忘我,以至于额角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慢点吃,慢点,别噎着!锅里还有!”张秀英看他狼吞虎咽、仿佛饿了几辈子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满足,不停地给他添菜添饭,目光几乎没离开过他的碗。

    阳永康默默地抿了一口辛辣的七宝大曲,烈酒入喉,带来一阵灼热。

    他看着二儿子埋头猛吃、仿佛世界只剩下食物的样子,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一些,深刻的皱纹似乎也舒展了些许。

    他自己也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慢慢地细细地咀嚼着,感受着那份久违的丰腴滋味。

    阳光辉话不多,闷头吃着,但速度也不慢,显然这丰盛的晚餐对他也是难得的享受。他不时夹起一块软烂的肉皮,仔细吹凉了,喂到眼巴巴看着的壮壮嘴里。

    李桂花则显得殷勤许多,忙着给公婆布菜,照顾着壮壮吃饭,自己倒吃得不多,脸上带着一种当家媳妇的得体笑容,眼角的余光却不时扫过桌上那盘迅速减少的红烧肉和阳光耀那狼吞虎咽的架势。

    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灯光下,杯盘交错,咀嚼声、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张秀英不时关切的叮嘱声、壮壮偶尔的咿呀声交织在一起。

    红烧肉的浓香、炒卷心菜的清香、冬瓜汤的鲜气、还有那淡淡的酒气,混合成一种令人心安的味道。

    这一刻,小小的石库门前楼里,弥漫着阳光耀回家后的纯粹的温馨与满足。

    这顿接风宴,吃得格外酣畅,也格外快。

    阳光耀一个人几乎干掉了大半盘红烧肉和冒尖的两大碗米饭。

    直到实在撑得吃不动了,他才满足地放下碗筷,长长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了回家后第一个真正放松的带着油光和疲惫满足的笑容。

    他下意识地用手揉了揉鼓胀的胃部。

    “吃饱了?”张秀英慈爱地看着他,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饱了,姆妈,太好吃了!”

    阳光耀摸着肚子,声音带着饱食后的慵懒和由衷的赞叹,“好久……好久没吃到这么香的肉了。”

    这顿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味道,像一剂强效的安慰剂,暂时熨平了他心头的愤懑,让他漂泊无依、充满怨怼的心,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短暂停靠的温暖的港湾。

    饭后,李桂花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叮叮当当的洗碗声在厨房响起。

    阳光辉抱着吃饱喝足、开始打哈欠的壮壮,在狭小的空间里轻轻踱步,低声哼着不成调的睡眠曲。

    张秀英拉着阳光耀的手,坐在床边,又细细地问了些东北的生活细节,特别是关于阳香梅的点点滴滴,叮嘱他什么都别想,先好好睡一觉,把精神养回来。

    夜色渐深,弄堂里的喧嚣彻底平息,只剩下远处传来的偶尔的几声犬吠。

    家家户户的灯光也陆续熄灭。

    阳永康已经默默地铺好了床铺,拿出了家里最厚实干净的被褥。

    阳光明看了看手腕上那块半旧的上海牌手表,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了九点。

    他站起身:“阿爸,姆妈,二哥,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家属楼那边了。明天厂里还有事。”

    张秀英这才恍然想起小儿子还要回去,忙道:“对对,明明你明天要上班,不能耽误。路不近,早点回去休息。路上当心点,天黑。”她看着阳光明,眼神里是母亲对每一个孩子的关切。

    “自行车我就不骑了。”阳光明把挂在门后挂钩上的自行车钥匙取下来,递给张秀英,“晚上时间不着急,我走着回去就行,正好消消食。明天早上姆妈你还要骑它去上班。”

    自从他搬到厂家属楼,每天上班只需要步行几分钟,这辆崭新的“永久”就成了张秀英的专属座驾,极大地便利了她买菜和去工厂上班的路程。

    “好,我明天骑。”张秀英接过钥匙,攥在手心。

    阳光明又看向靠在椅子上,被饱食和温暖催生出浓浓倦意、显得有些懒洋洋的阳光耀:“二哥,你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慢慢说。”

    阳光耀眼皮都有些打架了,含糊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连头都没怎么抬。

    阳永康也“嗯”了一声,声音低沉,算是道别。

    阳光明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藏蓝色“的卡”中山装外套,扣好风纪扣,拿起自己的帆布挎包。

    他推开那扇沉重的黑漆木门,一股深秋夜晚特有的清冷空气猛地灌了进来,带着弄堂深处潮湿的凉意。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紧了紧衣领,迈开步子,独自一人走进了弄堂幽深的黑暗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