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东北来电.二哥入院.知青争端 (第2/3页)
“没问题,我来想办法。二姐,你听着。”
阳光明的语气更加郑重,“在我到之前,你什么都不要做,也不要再和那个李栋梁或者大队长、支书他们发生任何争执。
你的任务就是在医院里照顾好二哥,保证他的治疗,安抚他的情绪,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
所有事情,都等我到了之后,我来处理,明白吗?一定要记住!”
他反复叮嘱,确保二姐听进去。
“嗯!嗯!我明白了,小弟,我都听你的。我就守着二哥,哪儿也不去。”阳香梅连连答应,声音里的慌乱明显减轻了些,像是迷航的船终于看到了灯塔的光芒。
“你把医院的具体地址,详细跟我说一遍,我记一下。”阳光明拿过刘金生办公桌上的钢笔和便签纸。
仔细记下“黑省XX县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和“XX公社靠山屯大队”的信息后,他又安慰了二姐几句,告诉她自已会尽快动身,这才挂断了电话。
握着尚有余温的电话听筒,阳光明站在原地,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风吹过电线发出的微弱呜咽声。
他沉思了片刻,眉头紧锁。
二哥受伤,纠纷,各执一词,疑似故意伤害……东北那边情况不明,矛盾激化,他这一去,绝非三五天能够解决。
他需要时间,需要名正言顺且充裕的时间。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看起来沉重而焦急,但又不失镇定,然后推开办公室的门。
刘金生正背着手在远处站着,看似在欣赏窗外秋色,实则一直留意着身后的动静。
听到门响,他立刻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充满关切的探询神色:“光明,电话接完了?家里没事吧?听你二姐语气挺急的,是东北那边?”
阳光明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沉重和无奈,叹了口气:“谢谢科长关心。确实是我二姐从东北打来的。
唉,是我二哥,在那边插队,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了,腿摔断了,现在住院了。
我二姐一个人在那儿,年纪小,没经过事,六神无主的,家里得赶紧去个人照应一下。”
他省略了“故意推搡”的争议部分,只强调了结果和家人的急需。
“哎哟!摔断腿了?那可是大事!”刘金生立刻表示深深的同情,眉头也跟着皱起来,仿佛感同身受,“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可得好好养!弄不好会留病根的!你二姐一个小姑娘在那儿确实不行,是得去个主心骨,家里兄弟出事,不去不行啊。”
他搓了搓手,显得很是为难,又很是替阳光明着想,表演得十分到位:“你这刚稳定下来,科里事也不少……四组五组刚捋顺,……可是家里兄弟出事,不去也不行啊……这假……”
他沉吟着,仿佛在努力帮阳光明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却又不得不有所取舍的办法。
阳光明顺势接口,语气十分诚恳,甚至带上了点请求的意味:“科长,我知道这时候请假确实给科里添麻烦了,但实在是情况紧急……
您看能不能多批我几天假,我尽快去尽快回,路上尽量节省时间,处理完要紧事就马上赶回来。”
刘金生眼睛眯了一下,很快,一个早已想好的、“老好人”式的、能送个人情的解决方案,被他提了出来。
他压低了声音,显得推心置腹:“光明啊,你的难处我理解。硬请假,时间短了怕你不赶趟,万一那边事情麻烦,三五天肯定不够。
时间长了,厂里那边按规定不好批,我也难做。毕竟你刚调过来不久……
我倒有个主意,你看怎么样?”
他凑近了些,声音更低了:“正好,前段时间哈市有个协作单位,有一笔布料尾款,大概四千多块,一直没结清。数额不算大,但拖得时间有点久了。
本来嘛,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想着年底前再催一次,怎么也能给结了。”
“我就以科里的名义,派你出一趟差,就去哈市催一下这笔账。催账嘛,时间可长可短,弹性大。
你呢,办完公事,正好顺路去你哥姐那儿看看,处理一下家事,谁也说不着什么,公私有别,但人情总还在。
差旅费也能报销,能给你省点开销。你看怎么样?”
他说完,看着阳光明,眼神里充满了“我可是为你着想”的意味。
阳光明心中一动。这确实是眼下最好的安排,几乎解决了他所有的顾虑。出差的名义,不仅请假顺理成章,时间充裕,连昂贵的路费和住宿费都能报销,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能省下一笔巨大的开销。
钱财的事情,他不在意,但有了这个公务由头,他可以在东北多停留一段时间,彻底把二哥的事情处理好,而不用担心厂里这边催促。
虽然他不缺钱,但刘金生这份“好意”,他必须领,而且要领得恰到好处。
他脸上立刻露出感激、庆幸甚至有点如释重负的神色,语气都带上了几分激动:
“科长!这……这真是太感谢您了!您这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雪中送炭啊!
要不然,我这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请假,又怕耽误工作,又担心家里……
您这个安排太好了!既办了公事,又能顾上家里,谢谢科长!太谢谢您了!”
他连声道谢,把姿态做足。
“哎,举手之劳,应该的。谁家还没个急事呢。咱们一个科室的同志,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刘金生摆摆手,一副体恤下属、慷慨仗义的好领导模样,笑容更加和煦了,“那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去准备一下,介绍信、预支差旅费、兑换全国粮票,这些手续抓紧办。我这就给你批条子。”
他说着就坐回办公桌后,拿出便签纸开始写批条。
“谢谢科长!我这就去办!”阳光明再次郑重道谢,接过批条时,手指微微用力,仿佛接过一份沉重的信任。
离开刘金生办公室,阳光明先回自己办公室,快速写了一份出差申请,简单说明了去哈市催缴尾款的必要性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需要一定的出差时间。
这份申请写得理由充分,留有余地。
刘金生很快签字批准,还特意在“出差事由”后面加了“酌情处理,务必办妥”几个字,显得既支持又原则。
拿着批条,阳光明先去厂办公室开了介绍信。厂办的人看到是刘科长签字、阳副科长出差,效率很高,很快盖好章,将介绍信递给他。
薄薄的一张纸,却代表着组织的派遣和身份的证明。
然后他回到财务科,找到具体经办人,办理预支差旅费的手续。
他是副科长,流程自然畅通无阻。
根据出差地点和预计时间,他特意报了一个偏长的天数,据此预支了一笔足够的差旅费,又按规定兑换了相应天数的全国粮票。
厚厚一沓现金和珍贵的全国粮票拿到手里,沉甸甸的。
事情办得异常顺利,几乎一路绿灯。
但阳光明觉得,还需要跟赵国栋报备一声。于公,他是厂领导,阳光明要离开这么久,赵国栋理应知晓;于私,这是对他的尊重,也可能在需要时获得支持。
他再次来到厂领导办公楼,那栋略显肃穆的四层大楼,敲响了赵国栋办公室的门。
“进。”里面传来赵国栋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
阳光明推门进去,“厂长,打扰您一下,我有点紧急事情想跟您汇报一下。”
赵国栋正在看一份文件,见他进来,放下笔,指指对面的椅子:“光明啊,坐。什么事?看你脸色有点急。”他的观察力一如既往的敏锐。
阳光明没有坐,站着将二哥受伤住院、二姐来电求助、以及刘金生安排他去哈市出差顺便处理家事的情况,言简意赅但重点突出地汇报了一遍。
关于纠纷细节,他依旧暂时略去,只强调了伤势和家人的无助。
赵国栋听完,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插队生活艰苦,意外难免。年轻人毛手毛脚,摔摔打打也常见。家里人受伤了,回去看看是应该的。刘科长这个安排考虑得周到,公私两便,很好。”他首先肯定了刘金生的做法。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厂里最近没什么特别紧急的大事,财务科现在秩序也上了轨道。你安心去处理家事,不用着急回来。
把家人的伤照顾好,把事情彻底处理妥当再说。需要厂里出具什么更正式的证明,或者需要和地方上的什么部门沟通,你随时可以打电话回来找我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