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58.国内助理.人选建议.不凡背景 (第3/3页)

有诚意,求贤若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选,或许可以试试看,成不成还得看缘分。”

    “贺伯伯您请说。”阳光明精神一振,身体坐得更直了。他知道贺振中能开口推荐,必然是有一定把握和考量。

    “是我一位老领导家的小儿子,叫王擎宇。”

    贺振中缓缓介绍道:“年纪大概和你差不多,可能略大一两岁,不到三十。我这位老领导,前段时间刚复职回到重要岗位,对他这个小儿子的工作安排,一直有些头疼,觉得他没个正形。”

    “王擎宇这孩子,本质不坏,心地纯良,没什么坏心眼。

    脑子也聪明活络,反应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可能是上面几个哥哥都太争气,太出色了,不是在重要部委,就是在科研单位担当重任。

    他又是老幺,从小被家里照顾得多,保护得好,反而没什么太大的上进心,对体制内那些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甚至勾心斗角的事情不太感兴趣,觉得束缚,没意思。”

    贺振中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长辈的无奈和宽容,似乎对这种情况颇为理解。

    “现在家里通过关系,给他安排了个清闲单位,挂个名,他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什么积极性,整天琢磨些闲杂事,比如听听外国音乐、鼓捣些新鲜玩意儿什么的。

    他家里对他这种状态,也是既着急,望子成龙,又没什么好办法,说重了怕他逆反,不管又不行。”

    贺振中描绘出一个在优越家庭中长大,却与主流晋升路径有些疏离的年轻形象。

    “我觉得吧。”

    贺振中话锋一转,开始分析其适配性,“你这儿的工作,不要求坐班,时间灵活性强,接触的都是新事物——外汇、海外公司、购买洋房艺术品这些,都是国内一般人接触不到的。

    薪酬待遇又这么优厚,还有出国见世面的机会。

    这些特点,说不定正对他的脾胃,能激发起他的干劲和兴趣来,让他觉得有挑战、有意思。”

    贺振中分析得合情合理,继续说道:

    “他家的老爷子虽然复职不久,但威望还在,几个哥哥也分布在各系统。

    在魔都,很多事情有王擎宇出面沟通、牵线搭桥,确实会比一般人方便很多,很多部门看在他家老爷子的面子上,也会行个方便。”

    这一点,贺振中点得很透。

    阳光明仔细听着,大脑飞快地转动,觉得这个王擎宇的情况,确实比较符合他的需求。

    他不需要一个野心勃勃、一心钻营、时刻想着借他当跳板的老手,那样的人心思太杂,不好驾驭。

    他更需要一个背景可靠、脑子灵活、能办事、同时又因为家庭优越而对小恩小惠不太在意、不会带来麻烦的“自己人”。

    王擎宇家境优越,不缺一般的物质,反而可能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自由度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这样的人,用好了会非常顺手,也更容易建立一种超越单纯雇佣的私人情谊。

    “贺伯伯,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王擎宇同志挺合适的。”

    阳光明语气诚恳,“只要他本人愿意,对这个工作内容感兴趣,我这边没有问题。

    就像您说的,国内事务目前不算太多,但比较杂,即使他刚开始经验稍欠,也可以慢慢熟悉,边做边学。

    关键是大家能沟通顺畅,合作愉快。”

    阳光明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底气,也宽贺振中的心:“就算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觉得不太合适,或者他有了更好的发展,以后不再合作,也不是什么大事。

    能够多一个朋友,对我来说就算是收获,就算以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合作,我不在意多发一份薪水,贺伯伯您也不必因此觉得为难。”

    这话说得大气,也显得为人厚道,不斤斤计较。

    贺振中欣赏地点点头,阳光明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又留有了余地,显得成熟稳重。

    他对阳光明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好,既然你初步同意,觉得可以试试,那我这两天就找机会和我那老领导,还有擎宇本人谈一谈。”

    贺振中做事雷厉风行,当即拍板,“先探探老爷子的口风,再看看擎宇自己的意思。如果那边也没问题,都有兴趣,我就尽快安排你们见个面,双方当面聊聊,都满意的话,就把这事定下来。”

    “那太好了,麻烦贺伯伯多费心了。”阳光明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贺振中出面,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事情谈妥,三人都觉得解决了一桩大事,气氛更加轻松。

    又喝了一会儿茶,聊了些家常闲话,比如刘雅娟关心的美国超市物价、阳光明父母的身体状况等等。

    墙上的老式挂钟“当当当”地敲响,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回荡,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半。

    贺振中闻声站起身,“好了,光明,我该去办公室了。下午这个会要紧,得把你这事尽快落实了。

    你先回去等消息,车的事情,我下午就让秘书安排好,最晚明天上午就能到位,司机到时候会联系你,听你调度。

    助理的事情一有眉目,我立刻通知你。”

    贺振中交代得很清楚。

    “好的,贺伯伯,您忙,让您费心了。”阳光明也连忙站起身。

    贺振中从衣帽架上取下藏蓝色的呢子外套穿上,又戴上了帽子,对阳光明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期许,便步履稳健地推门离开了。

    “光明,你再坐会儿,歇一歇,正好咱娘俩唠唠嗑。”刘雅娟热情地说道。

    “不了,刘阿姨,我也得回去了,家里还有点事,下次过来再陪您聊天。”阳光明婉拒。

    刘雅娟又说了几句挽留的话,一直将阳光明送到单元门外,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还扬声嘱咐了一句“路上慢点”,这才转身回屋,轻轻带上了门。

    阳光明走出这处管理森严、绿树成荫的干部家属院,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带着春日特有的慵懒和暖意。

    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植物清香的空气,感觉心情格外舒畅。

    这次与贺振中的见面,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

    八十万美元的结汇和后续消费安排顺利敲定,既解决了国家急需外汇的难题,也满足了自己配置资产、改善家人生活条件的个人需求,同时还进一步巩固了与贺振中这位实权人物的关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临时用车和国内助理人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为接下来几天紧张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是扫清了不少障碍。

    一切都在朝着计划的方向稳步推进,甚至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他没有立刻乘车回家,而是沿着绿树成荫、行人稀疏的人行道慢慢走着,思绪渐渐飘远,开始具体规划接下来的步骤。

    有了车和司机,顺利的话,或许明天就可以开始着手看房了。

    他对魔都的老洋房颇有些情结,那些掩映在梧桐树下,有着红瓦坡顶、卵石墙面、宽敞阳台和精致小花园的建筑,不仅居住舒适,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风情,在后世是可遇不可求的顶级资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

    在这个年代,这些洋房,大多被多家单位或个人挤占,产权复杂。如果由他自己出面,正常求购,难度太大了,可选择的目标也太少。

    但有了政府部门直接出面,还能完成创汇指标,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房管部门为了完成外汇创收任务,最终能够拿出来交易的房产,说不定远超他的预期。

    他的要求不高,哪怕是一般的花园洋房,那也是优质房产。

    一旦购入,稍加修缮,恢复其历史原貌,便是绝佳的居所,更是未来价值连城、足以传世的珍贵产业。

    还有国际直拨电话,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联络基本靠信的年代,能在家中直接与港岛、与美国通话,对于他保持与外界的信息同步、遥控指挥公司运作、把握市场先机,至关重要。

    这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是商业上的硬性需求。

    如果由他个人申请,流程可能会很复杂,需要层层审批,甚至需要特殊指标,有了政府部门直接出面,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至于艺术品收藏,他并非附庸风雅,主要还是考虑收藏价值。

    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他清楚知道,那些历经动荡而幸存下来的古代书画、瓷器、玉器、文玩,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展现出怎样惊人的价值攀升。

    这既是一种基于个人兴趣的长期投资,也是一种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更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变相保护和传承。

    文物商店、古籍书店、甚至是一些特定的旧货市场,都值得花时间去仔细淘选。

    这些艺术品被他个人收藏,总强过因为一点外汇而流入国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