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三篇论文.毕业分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3.三篇论文.毕业分配 (第2/3页)

学,剩下的内容我稍后再仔细看。

    现在,我想听听你本人对这几篇论文的理解。

    就这篇数论的,你来给我讲讲,核心的估计思想,以及你是如何想到将筛法与复分析的工具结合起来的?”

    这是一个关键的考验,意在确认论文是否真的出自他手,并深入了解其思维过程。

    阳光明对此早有准备。他神色不变,从容不迫地开始阐述。

    他从狄利克雷定理和素数分布的整体背景说起,分析了现有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清晰地阐述了自己论文的核心思路:为何选择特定的筛法函数,如何巧妙地构造一个复变积分将其与分布函数联系起来,并最终通过精细的渐近分析得到了改进的误差项估计。

    他详细解释了每一步推导的动机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是如何巧妙地选择参数绕开了复杂的零点问题。

    他的讲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不仅完全吃透了自己的论文,更展现出了对解析数论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在一些细节上,他甚至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变通思路或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显示出游刃有余的掌控力。

    常教授听得极为专注,不时插话提出一两个尖锐的问题,比如某个积分收敛性的严格证明,或者替换另一种筛法函数的可能性,阳光明均能对答如流,有时还能引申开去,提出让常教授也感到眼前一亮的观点。

    接着,常教授又快速浏览了另外两篇论文的摘要和主要结论,并就《一类典型群的自同构群》中关于特定域上正交群自同构的刻画,以及《多复变函数论中奇异积分的若干性质》中涉及到的核函数估计技巧,提出了问题。

    阳光明同样应对自如,展现出了跨越数论、代数、分析多个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活跃思维。

    两人在客厅昏黄的灯光下,一问一答,气氛越来越热烈,与其说是师生问答,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小型的学术讨论。

    这场“答辩”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当阳光明解答完常教授最后一个关于多复变函数论文中的一个疑问后,常教授靠回沙发背,沉默了半晌,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情,有惊叹,有欣慰,也有一丝感慨。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常教授最终喃喃说道,他看着阳光明,目光灼灼,“阳光明,我之前就知道你天赋不错,但实在没想到,你竟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这三篇论文,《算术级数》、《典型群》、《奇异积分》,每一篇都触及了各自领域相当深入的问题,其处理方法和得到的结论,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性。”

    他顿了顿,语气肯定地说道:“随便拿出一篇,其深度和创新性,都足以作为一篇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甚至对很多讲师、副教授来说,能攻克这样的问题,也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成果了。

    你同时在三篇高质量论文上取得进展,这简直……难以置信。”

    他再次看了看手中的稿纸,摇了摇头,仿佛在消化这个事实:“以你目前表现出来的水平,再按部就班地上大三大四的课程,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阳光明心中一动,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适时地流露出些许困惑和期待:“常教授,那您看……我这三篇粗浅的文章,有没有可能……尝试投递一下?比如学校的学报?”

    “校报?”常教授闻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你这三篇论文的水平,远远超出了校报的收录标准。投校报,那是明珠暗投,太可惜了。”

    他拿起那迭稿纸,轻轻拍了拍:“我认为,它们完全有资格,也应该刊登在《数学学报》上!”

    《数学学报》!

    国家数学会的旗舰期刊,国内数学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能够在这上面发表论文,意味着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数学界最高层面的认可,对于任何一位数学工作者而言,都是极高的荣誉,更是学术生涯的重要基石。

    阳光明虽然早有预期,但听到常教授如此明确而肯定的话语,心中还是泛起一丝涟漪。

    这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数学学报》?”他恰当地表现出惊讶和一丝不自信,“常教授,这……我只是一名本科生,之前也没有任何发表经历,直接投《数学学报》,会不会……”

    “资历不是问题,水平才是关键。”

    常教授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斩钉截铁,“数学界归根结底是靠成果说话的。你这三篇论文的质量摆在这里,我相信学报的编辑和审稿人会有公正的判断。”

    他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这样,如果你同意,这三篇论文,可以由我来推荐给《数学学报》。有我推荐,流程上会顺畅很多,也能引起编辑部的足够重视。你看如何?”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以阳光明现在本科生的身份,没有业内权威的引荐,想要在《数学学报》这样级别的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度无疑会大增。常教授的主动提议,解决了他最大的顾虑。

    “这……太感谢您了,常教授!能得到您的推荐,是学生的荣幸!只是这样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常教授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温和笑容,“能看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是我们做老师最大的欣慰。推荐有潜力的后辈,本就是我们分内之事。”

    他示意阳光明重新坐下,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更为重大的建议:

    “光明,既然你的学术能力已经达到了这个层次,我认为,你没必要再按照常规的学制浪费时间了。我建议你,申请提前参加毕业考试。”

    阳光明心中一定,这正是他今晚来找常教授的最终目的。

    常教授继续分析道:“以你提交的这三篇论文,随便拿出一篇来,其深度和广度都足以作为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只要你的基础课程考试成绩过关,提前毕业完全没有问题。你觉得呢?”

    阳光明压下心中的波澜,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常教授,谢谢您的肯定和提携。我个人非常愿意尝试提前毕业,希望能早日投身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或者到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只是不知道学校和系里是否支持,具体的流程……”

    “这个你不用担心。”常教授成竹在胸,“只要你的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系里和学校方面,我来沟通。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一向是鼓励提前毕业的。”

    他看了看桌上的论文稿,又看了看眼前这个沉稳得不像年轻人的学生,越看越是满意:

    “这样,你这三篇稿子先留在我这里,我再仔细斟酌一下,写推荐信的时候也好有的放矢。你呢,回去后准备一下毕业考试的事情。我会尽快跟系里打招呼,安排你的毕业考核。”

    “是!谢谢常教授!”阳光明再次起身,由衷地道谢。

    “好好努力,未来的路还长。”常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以你的天赋和勤奋,将来在数学领域,必定能有一番作为。”

    离开常教授家时,夜色已深。九月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在脸上,格外清爽。月光如水银泻地,将燕南园的小路照得一片清辉。

    阳光明走在静谧的小路上,脚步轻快。事情进展得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常教授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为他铺平了提前毕业的道路。

    一旦毕业,分配工作,他就能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阳光明一边正常上课,一边开始有针对性地复习本科阶段的所有核心课程,为毕业考试做准备。

    这对于他而言毫无难度,不过是走个过场。

    常教授那边果然雷厉风行。没过几天,系里的领导就找阳光明谈了话,在确认了他本人的意愿并初步考察了他的知识储备后,正式同意了他提前参加毕业考试的申请。

    一个专门为他组织的毕业考试委员会很快成立,常教授自然是其中的核心成员。

    考试在一个周五的下午进行,地点设在系里的一间小会议室。

    几位资深教授担任考官,涵盖了数学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