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6章 闻味找上门的街道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6章 闻味找上门的街道办 (第1/3页)

    “周书记,拉晶炉和卧式扩散炉等设备,四机部已经准备好了,等咱们数控分厂的车间建好后通过检测,就能立刻送来

    手动光刻台要慢一点,不过在十一月底也能全部就位,现在就等厂区建设了。”

    田文国一五一十的向周志强汇报着数控分厂的情况,最近他都瘦了一圈,脸上也黑了下来。

    现在身份换了,所以对周志强的称呼也就换了;他要还是第二机床厂的人,那就喊周厂长了。

    不过现在他是数控分厂的厂长,那他就要称呼周志强为周书记了。

    进入十月后,太阳已经没那么火辣了,但长期在工地上盯着催赶进度,还是让田文国这个搞后勤的,在体型上出现不小变化。

    周志强看完四机部发来的文件后,又开口问道:“厂区的车间还要多久才建成?”

    “其实已经建好三个半导体元件生产车间了,但还没有通过防尘和防污染监测,所以还不能算合格.”

    田文国这段时间也下了一番苦工,跑了不少趟四机部,对生产半导体元件的车间也了解不少。

    半导体元件车间和普通的生产车间完全不一样,对内的湿度温度要求极高,而且还要做好杂质隔离。

    可以说在数控分厂里,什么地方都能委屈,就半导体生产车间不行。

    厂办大楼都可以少花点钱,但是车间不行,要是某一项检测不达标,那生产出来的半导体原件就一堆瑕疵。

    “那厂里现在建好的建筑中,有没有大一点的地方?能用来集体教学的?”

    周志强想了下后问道,他去数控分厂比较少,一般半个多月才去看一次,上次还是十六七天前去的。

    “能容纳五六十人就行,要两个房间轮着用.车间别说了,没通过检测前不要用半导体生产车间。”

    听完周志强的话后,田文国想了一下的说道:“那在食堂怎么样?还有会议室,那里挤一下的话可以容纳五六十人。”

    “行,就这两个地方,你去安排一下,多准备几块黑板。”

    周志强立刻拍板决定道:“你去跟部里说,职工要尽快入场了,先从基础理论开始培训,单单是培训出一个可以实操的技术人员,就需要不少时间。

    咱们厂的时间不多了,尽快进入到技术生产人员的培训。”

    半导体元件的核心生产工艺,可能就需要八周到十周左右。

    从理论讲授到设备演示、最后是师傅紧盯实操,至少要让学徒掌控六项工艺和好几种安全规范,不然不合格的生产就有可能造成生产事故。

    周志强不仅要当数控分厂的理论教授总导师,还是分厂的工序传授总导师。

    “我这就去办,周书记,争取在月底确认所有工厂职工,让他们提前进场熟悉环境状况。”

    田文国立刻保证的说道,现在数控分厂已经花了将近一千万了。

    其中光刻工艺的设备仪器是开销大头,其次是半导体车间的建设,最后分厂的账面上还要留下一年的工资开支。

    现在这些事全部由田文国处理了,厂长就该有厂长的责任。

    不过田文国也是乐在其中,他这个人挺喜欢权力的,位置高了,干的也开心。

    周志强倒是不反感这种人,只要这种人身上有缰绳,那再高的位置都只能用于建设发展和服务于人民。

    他这个厂党官员,就是套在田文国身上的缰绳。

    汇报了分厂的工作后,周志强便让田文国离开了。

    现在这个时候秋季的广交会已经举办了,今年他们厂难得派出去一个副厂长,把刘文洲副厂长派出去了。

    这样广交会那边有了结果,周志强他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厂里的重工业产品参加广交会,他们本来就能派人过去,而且这也是个光彩的事情。

    但周志强本人不愿意长时间坐火车,其他人吧厂里当时也离不开岗位,哪怕离开十天半个月的,都能挤压一堆事,最后全部堆积到周志强的办公桌上。

    每年扩建、而且每年都扩大生产,让后勤和生产方面的干部都走不开。

    今年倒是轻松了一些,下半年没有扩建任务,虽然有投资建分厂的任务,但影响不到第二机床厂总厂的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