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专业种田!虚标博弈!努力上进的道长们(万字,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章专业种田!虚标博弈!努力上进的道长们(万字,求订阅) (第1/3页)

    异世界,农业科研基地。

    李东来小心翼翼地拂去一株菜苗上的水珠,浑浊的眼球里倒映着那片脆弱的绿意,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舒展开来,像是老农看到了自家地里最好的收成。

    “还好,还好,又挽救了一颗,总算留了点根子。”

    战争这玩意太残酷了,现代科技跟魔法的对轰更加残酷。

    他一个搞农业的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如今亲身经历,才知其残酷。

    几天前那场由异世界施法者,甚至可能是神明掀起的灾难,几乎将他们所有的心血付之一炬。

    比如,原本已经步入正轨的开矿计划,彻底停摆。

    而他负责的农业项目,因为需要与异世界的空气、土壤、水分做对比实验,整个培育环境并非完全封闭。且处于营地防御网路的外围区域。

    就因为这个,他带领的团队百分之九十五的成果,一夜之间毁于那遮天蔽日的蚊虫之灾。

    一想到那些被精心呵护,承载着所有人希望的蔬菜和谷物植株,被啃食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杆茎,李东来的心就抽痛一下。

    若不是生化防空部队将堆积如山的蚊虫尸体焚烧清理干净,他们这些搞研究的都不会允许回工作岗位。

    李东来揉了揉发酸的胳膊,嘴里哼着筷子兄弟唱的广场舞老歌给自己提神,一边朝外走去。

    “我种下了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

    里面的收尾工作,自有他那帮得意的徒子徒孙们负责。

    刚走出恒温大棚,刺眼的阳光让他眯了眯眼,就看到两名战士抬着一个极具现代军工风格的密封箱快步走来。

    “李教授!”

    李东来停下哼唱,打量着那个箱子:“又有新任务?”

    “是的李教授!”为首的战士站得笔直,“这是采集队从冷却后的岩浆与黑曜石中提取出的红色晶体粉末。上级叫做“魔力精石”指挥部有令,特批送来您这边。”

    “红色晶体?魔力红精石?”李东来眉头一挑,“这玩意儿温敏那儿不是在研究吗?送我这干嘛?我这可不搞材料研究。”

    战士的面色严肃中带着一丝兴奋:“温敏教授的团队有重大发现,这种晶体粉末对魔法粒子具备极强的吸附和聚集能力。所以温教授提议,可以尝试将其当做……种子的催化剂,看看效果!”

    种子催化剂!

    这三个字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李东来的神经。他浑浊的眼睛骤然亮起,一把夺过战士递来的文件和笔,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拿来我看看!”

    箱子打开,一层鲜红色的粉末出现在眼前。

    被阳光照耀,闪烁着瑰丽的光泽,比最上等的朱砂还要艳丽,比最纯粹的宝石还要动人。

    “漂亮!”李东来忍不住赞叹。

    这可是上头指名道姓送来的宝贝,李东来不敢怠慢,决定亲自操刀,验证其效果。

    五百克粉末,一克都不能浪费。

    他脑中迅速盘算起来,最终将其精确地分成了整整一百份实验素材。

    “就用小青菜和冬小麦做对比测试!”李东来对身后的学生吩咐道,“小青菜生长周期短,十几天就能看到初步效果。冬小麦是咱们未来的主粮,意义重大,必须验证!”

    他搓了搓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微黄的牙。

    他倒要看看,这来自异世界的超级催化剂,究竟能有多神奇!——

    与此同时,地球,朱日河,新材料实验室。

    押送着一千克“魔力红精石”返回的护送人员和科研人员们正大眼瞪小眼,脸上的表情比见了鬼还精彩。

    密封箱打开时,本来是魔精石的惊艳红色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捧毫无光泽的黑色粉末,死气沉沉,像是烧剩下的炉灰。

    “麻蛋,红的变黑了啊!”

    “触摸时,那种奇特的能量波动也感觉不到了。”

    “过时空门的时候,晶体内部被净化了?”

    “估计是!”

    “让彭教授测试一下吧,之前咱们的黄金都能发现精金,秘银也很厉害。或许会有安新发现呢!”

    众人如此说着,然后将魔力红精石交给负责矿物分析的彭教授团队。

    质谱仪、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一套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检测流程走下来,所有科研人员看着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表情一个比一个古怪。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在异世界是宝贝的家伙,被送到现代世界,立刻水土不服!

    这次两线研究的美梦算是破灭了。

    十几分钟后。

    李卫国看着办公桌上那份加急报告,以及报告旁那一小份样品,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助理小王站在一旁,声音里满是掩不住的沮丧:“李总,送回来的魔力红精石失效了。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恐怕没法进行了。”

    一份打印出来还带着温度的报告,被小王送到了李卫国的桌上。

    李卫国一把拿过报告,视线直接跳到最终结论那一栏。

    经成分分析,该黑色粉末主要构成为二氧化硅,并含有少量铁、镁、钙等氧化物……与畸变黑曜石及熔岩混合物基本一致。未检测到特殊能量场或魔法元素。

    李卫国看完,久久没有言语。

    他将报告轻轻放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搞了半天,用最先进的设备去分析,结果就是一堆……普通的石头粉末?

    “看来,魔法这东西,离了它的老家就没法过来!”李卫国带着几分自嘲笑了笑。

    “那我们的研究……”小王小心翼翼地问。

    “通知下去,魔力红精石项目在现代世界的研究优先级下调至三级,异世界科研等级不变。”李卫国恢复了指挥官的果决,“它在异世界还是宝贝,这就够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科研之路本就如此,不可能一帆风顺。

    “现代世界虽然失去了威能,但是在异世界还是可以的。它还是有不少开发潜力的!”

    李卫国如此心里安慰,随后看下手中各类任务进度表,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除了新发现的魔精石遇到了波折,其他矿产资源,农作物种植,营地建设等都是非常顺利的。

    自从上次大战,电磁干扰降低,作战部队的通讯距离延长了。

    设备研究所虽然没有推出完全抗屏蔽干扰的设备,当前设备性能足够用了。

    科研装备可以使用,大幅度提高研发速度。

    现在爆炸物已经搞定,等到异世界建设完毕了地热发电厂,钢铁冶炼厂,再寻找到合适的煤炭,石油之类的能源,后续那里就可以自动造血,甚至反哺现代世界。

    不,已经开始反哺现代世界了。

    想到这个,李卫国拿起笔来记录。

    她准备把一些异世界已经投入使用的成果,当做月总结报告发给领导。

    而成果,没什么比种田来的重要。

    异世界最常见的丰富腐殖层就是最好的肥料,完全比北大荒的黑土地还要丰硕的存在。

    他们所处的朱日河地区土壤层的营养成分并不丰富的,而异世界挖掘来的腐殖层完全正在丰富现代世界朱日河的土地。

    按照当前改造速度,预计在1年内,朱日河至少会有20万亩土地被改造成为良田。

    若不是因为这里水源不太充沛,水源需要稳定才能继续扩张,开荒部队完全可以将异世界森林地区的无数年积累的腐殖层都给挖过来肥田。

    因为水源不足,上级已经开始相应发了后续水利工程开发项目。

    并且已经光速开建。预计不超过2年,就有河流转过来。

    现在全球变暖,曾经的云梦大泽或许会重新出现。

    北方将会变2000多年前的时候,更加湿润和宜居带。

    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上级很关注这个。

    上级准备将朱日河一带的土地改造成为1000万亩级别的良田,并且耗费数千亿,在这里建造完善的生态集群。

    这样一来,后续这里的时空门就算消散,也能变成一个新粮仓。

    不得不佩服智囊团的脑袋。

    李卫国他们想的不过是合理的使用建设城市的名义整理物资。

    而上级已经倚靠时空门还有可能造成的产业集群影响,设计出了未来可能会辐射四周,影响上亿人粮食安全,数百万人员工作的超级生态圈。

    看着各类矿产挖掘和基建项目重归正轨,不日就将有新的矿产运回,李卫国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拿起桌上的加密电话,拨通了远在百公里之外的农学研究所。

    电话接通得很快,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

    “哈,李总,我是孙民初!”

    听到这个名字,李卫国稍感意外:“孙教授?你不在新项目那边,怎么跑回研究所了?”

    所谓新项目,正是异世界实验的代号。

    为了保密,所有涉及异世界的通话,都必须使用代号。

    孙民初和李东来是异世界农业实验的顶梁柱,任务紧迫,现在突然回到现代世界,莫非是有了什么重大突破?

    “嗨,别提了,新项目那边的实验基地不是因为「卫生问题」暂时停摆了嘛。”孙民初的语气里带着点无奈,“我寻思着在那边干等着也是浪费时间,干脆就带着第一批样品回研究所了,这边的设备更齐全。”

    李卫国心中一动,立刻追问:“那边的种子,情况怎么样?”

    “好,好得出乎意料!”孙民初的声音陡然拔高,兴奋劲儿隔着电话线都能感觉到,“新种子的存活率非常高!虽然没达到咱们最乐观的预期,但我保守估计第一批的产量,起码比咱们最好的常规种子高出三成!最多再有两个月,就能收割了!”

    增产三成!

    李卫国握着话筒的手指下意识收紧。

    按照顶尖农学家们的推算,异世界种子若能完美适应,产量翻倍都有可能。

    如今只增产三成,多半是现代世界缺少了那种魔法粒子刺激的缘故。

    可即便如此,三成,这已经是个足以让整个农业领域为之震动的数字了!

    要知道农学可不是个小学科,农学的成果一般要5年左右才有点成果,10年能发布新产品都是不错的了。

    “产量还有提升空间吗?”李卫国压下心头的激动,沉声问道。

    “肯定有!”孙民初的回答斩钉截铁,“但你也知道,农业这东西急不来,得靠一代代筛选优化,拿时间去堆!给我两年,我敢说还能再往上提一截!”

    “不急,脚踏实地,咱们现在的粮食压力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