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专业种田!虚标博弈!努力上进的道长们(万字,求订阅) (第2/3页)
李卫国嘴上说着不急,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抑制不住。
魔精石的研究受挫带来的那点阴霾,此刻被这个消息一扫而空。
他跟孙民初又聊了几句,这才话锋一转,用一种不经意的口吻提起了魔精石。
“对了,孙教授,我们最近在新项目里发现了一种新矿物,内部代号『红精石』,初步观察,似乎对当地的植物生长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什么?!”
电话那头的孙民初听到了李卫国的潜台词。
他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了毛,“促进生长?成分分析了没?有没有辐射啊?算了,我马上回去,马上回去!”
李卫国能想象到电话那头老教授吹胡子瞪眼的急切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两个世界的种子都能在对方的世界里生根发芽,这个战略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未来,现代世界将获得源源不断的超级农作物。
挂断电话,李卫国靠在椅背上,转动着手中的碳素笔,开始构思这个月的总结报告。
开拓异世界满打满算一个月,是时候向上级汇报一下成果,顺便……再要点资源了。
毕竟部队开进去打了一仗,光是弹药和装备损耗,前前后后就是几百亿的窟窿。
总不能跟上级说,咱们就挖了点土回来吧?
想到财务部门的同僚们,要怎么为这凭空多出来的几百亿军费平账,李卫国就觉得有些好笑。
不知道那几位老伙计头顶的头发,现在还剩下多少。
他提笔,在草稿上写下几个大字:产出。
一、优质腐殖土,已初步改造良田二十万亩。
二、高产作物,预计增产30%以上。
三、……
这报告递上去,看谁还敢说这钱花得不值?
“得找个好点儿的切入点,把成绩写得亮眼一点,把困难说得……”
叮铃铃——!
一阵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猛地打断了李卫国的思绪。
不是桌上那部黑色的加密电话,而是旁边那台红色的保密专线。
李卫国低头看了眼来电显示,是后勤装备部的朱云贵。
老朱主要负责从异世界运来的新材料分发和统筹,是个大忙人。
他顺手接通了电话。
听筒刚放到耳边,朱云贵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跟炸雷一样响了起来。
“李总!成了!用新材料造的新款发动机组装好了,性能爆表!有时间过来瞅一眼不?”
声音里那股子压抑不住的兴奋劲,隔着电话线都能把桌子震得嗡嗡响。
李卫国握着话筒的手微微一顿,脑子里那团乱麻瞬间被这通电话劈开了一道光。
他刚才还在愁报告怎么写,怎么向上面交代那几百亿的开销。
这不就来了?
腐殖层肥田,发动机强军!
一个主“耕”,一个主“战”,这不正是兔子最看重的两样东西吗?
想到这,李卫国心里一下就敞亮了,那股子压力烟消云散,整个人都精神了。
“老朱,你们速度可以啊,之前的发动机飞行试车已经搞定了?”
“那必须的!”朱云贵的声音透着一股子骄傲,“新材料做出来的发动机,性能简直完美!初次试飞的数据好得吓人,几个试飞员下来腿都是软的,不是吓的,是激动!我们正想着请你过来参观,给我们鼓鼓劲呢!”
几天前飞机发动机研究所上报说靠着新材料,他们把歼-20发动机的性能硬生生拔高了百分之二十。
这才几天功夫,这帮技术狂人居然不声不响地把初次飞行试车都给完成了。
这效率,绝对让法兰西效率跟老鹰工业化生产无地自容!
“我就不过去了,手头一堆事。”李卫国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不少,“这个事情,你们研究所要好好运作,搞得漂亮点。我想领导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到时候表彰肯定少不了你们的。”
把功劳给出去,他这边才好借东风。
“呃,那行!我明白了!”朱云贵听出了弦外之音,嘿嘿一笑,“对了李总,这新发动机,您给想个霸气点的名字呗?”
李卫国随口问道:“不还是涡扇-10的改进型吗?”
电话那头的朱云贵一听,声音都变调了,像是自家孩子被叫错了名字一样着急。
“我的李大总管!这都连着升级两代了,性能参数完全是两个东西了,再叫涡扇-10,那不是委屈它了嘛!”
李卫国听着电话那头朱云贵急得快跳脚的动静,不由得失笑。
你一个搞后勤的对这个怎么会如此激动啊?
他慢悠悠地靠在椅背上,故意逗他:“怎么就委屈了?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在涡扇10的型号后面加个字母,这可是咱们的老传统了,低调,内敛。”
“李总!哥啊!”
电话那头的朱云贵嘟囔道:“研究所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为了新材料和发动机忙碌很久?他们可是掉了不少头发!”
“隔壁阿三的发动机性能提升百分之五,恨不得开个全国发布会,吹成换了一代。咱们这实打实的百分之二十,都够他们升级三四代了!再叫涡扇10,那帮兄弟们能把我的办公室给拆了!”
李卫国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当然知道发动机的分量。
一款先进战机的发动机,性能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结晶。
百分之二十的提升虽然有材料取巧的嫌疑,但这也已不是改进,而是脱胎换骨。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辛苦。”李卫国安抚道,“我这不是跟你商量嘛。研究所的功劳不会忘记的,你让他们放心!”
“咳咳……好,我知道了!知道了,发动机还是按照老规矩来,不过私下不对外公开的表彰之事,绝对不能少,为了让新发动机出厂,我可是给发动机厂许诺了不少好处。发动机厂的全体员工也很想进步的!”
“放心!其他的还按照战略模糊处理。”
众所周知,东方为了掩饰武器性能,很多时候都搞一些模糊化处理。
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99坦克,跟升级的99改完全不同,跟99A更是一个新车。
和99A改又是一个全新的车。
导弹领域的霹雳15虽然都是霹雳-15,标注的就是作战距离150公里,但是第一批次的跟后续批次的战斗力完全不同。
打印机对此很有话说!
军事装备跟飞机领域特别需要反向虚标,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东大从来不会学习隔壁老鹰,有点武器装备就大吹特吹,GBU-57钻地炸弹虚标多年,吹的所有人都相信这玩意无敌。
然后搞了一次午夜之锤行动,然后直接被嘎嘎打脸。
很多武器装备性能宣传的非常离谱,最后实战的时候特别拉胯。
这是非常影响战略布局的。
东大对军事装备的性能,很多要么不选择公开,要么就是有选择性的公开。
就比如歼-20A跟歼-20S,几乎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飞机了,但还是被叫做小改飞机。
发动机方面的性能更加模糊的离谱。
第一批次的是毛子的31系列,这个咱且不提。
后来变成涡扇10跟现在歼-20列装的涡扇10DE后,发动机更不是一个等级的。
但这些发动机都被叫做同一个型号。
如果不关注这些领域的,或许认为这些东西很简单!
东大近些年也在进行一些战恐宣发操作都是为了战略模糊。
如果不是为了战略,很多东西是不会被专家主动曝光的!
一些明明只有几个字母区别的军事装备数字,背后则是为迷惑敌人的各种腹黑心机。
核武器最具威慑力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
武器装备的威慑力是在扣动扳机前。
如果不能保持军事秘密,对方研究出来应对方案后,会让战士付出生命的代价。
电话结束后,朱云贵那边开始准备一些宣传发动机的事情了。
就是公布一些信息,迷惑下外面的人,省的部分有心人士一个劲的想要调查新款发动机的性能。
百分之二十的性能,估计最后能被曝光出来百分之五,都算是重大曝光了。
东大在这方面真的很会隐藏。
——
李卫国这边跟朱云贵刚挂断电话,朱云贵这边就跟成飞那边,还有各部沟通了下来。
安装了新发动机的飞机也已准备就绪。
很快——
一架换装了最新款涡扇10的歼-20,以一种蛮不讲理的姿态,用比以往短了近五分之一的距离猛然从跑道上弹射而起,直刺苍穹。
几公里外,一栋高层公寓楼内。
一个披着长发的男人将镜头死死锁定住那架正在爬升的猛禽,嘴里发出一声轻咦。
“起飞距离不对!”
他叫陈默,网络昵称渡鸦。
他是个本地人,靠向境外特定频道提供照片和情报赚一点外快。
他数据库里有上百次歼-20的起降数据,刚才那一下,绝对有问题!
他迅速调整长焦镜头,画面拉近,稳稳地锁定了飞机的尾部。
下一秒,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两个发动机喷口的颜色,竟然不一样!
左边的尾焰是炽热的亮白色,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而右边的,则是大家早已熟悉的橘红色。
“不对称测试?”陈默心头一跳,一种猎人发现猎物的兴奋感让他肾上腺素飙升,“单边换装?他们在测试新发动机!”
他立刻判断出,这种只换一个发动机进行测试的做法,要么是新发动机的产能严重不足,要么就是稳定性还不够,不敢同时换装两台。
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东大的新发动机项目遇到了瓶颈!
这可是个大发现!
他压抑着激动,手指在快门上疯狂按动,将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的尾焰细节全都拍了下来。
搞定之后,他立刻将几张最清晰的图片和自己的判断发到了一个加密频道里。
【渡鸦:目标进行不对称飞行测试,左发确认换装,推力目测提升百分之六左右,稳定性与产能或存疑。】
消息发出后不到三十秒,对面就有了回复。
【蜂巢:收到,情报很有价值,赏金2000,按老规矩结算。】
看着手机上弹出的两千美金入账通知,陈默脸上露出笑容。
他麻利地收起设备,拉上窗帘,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