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我们还有多少余钱? (第1/3页)
江昭宁眼神犀利,“文物保护方面,也就是寺庙修缮的钱,究竟应当由政府哪个部门出?”
“是文化局?还是旅游局?”
“江书记,”秦怡开口,声音不高却足够传递全场,“清凉寺,特别是主体建筑群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
“年久失修不是虚话,结构安全隐患逐年递增,承载了几百年风雨的木构件内部糟朽程度……”
她顿了顿,语调愈发沉重,仿佛自己也承受着那木梁的腐朽重压,“去年专业勘察证实,多处主要承重梁、柱榫卯节点强度锐减,结构位移远超安全范围。”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瓦片修补、油饰更新了。”
“每一次降雨,每一次风吹,都是考验。随时都有局部甚至整体垮塌的风险。”
“真要是塌了,我们谁都交不了待,这责任是沉甸甸的,更是历史的罪人。”
“程序呢?”江昭宁的追问紧随而至,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资质、审批,走通它!”
秦怡嘴角那抹苦笑更深了,带着无可奈何的疲惫。“资质有严格的限制和评审流程,每一步都不能省。”
“审批……需要文保专家的多重现场复核,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层层签批……时间成本巨大无比。”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刚才压得更低,更显艰涩,“但这些问题虽然层层叠叠,终究都能想办法去推动解决。”
“真正卡脖子的,是钱。“
“文物修缮专项经费,按规定归口,明确是文化局负责编制预算、管理和划拨。”
林方政也插言道:“我们旅游局没有这个专项拨款名目,更没有这笔钱,一分也没有。”
秦怡的目光从江昭宁脸上短暂移开,缓缓扫视全场,带着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我们旅游局这边,看到问题严重,不可能坐视不理。”
“从去年开始,算上这次安全报告递交,已经正式打了三次紧急申请报告,一次次强调情况危重,请市里协调明确资金来源……”
“私下里,我们林局长带队,跑去文化局那边也沟通了不下四五次。”
“每一次都是同样的话题,同样的迫切诉求——这笔燃眉之急的钱,到底从哪个口子出?”
“谁来牵头启动实质性操作?”
会议室内针落可闻。
角落里,文化局鄂建设局长额角沁出汗珠。
他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掩饰着动作里的些微颤抖,试图缓解喉头的发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