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丝绸古道起烽烟 (第1/3页)
兰州城外的官道上,一骑快马扬起漫天黄沙。马背上的信使嘴唇干裂,眼里布满血丝,怀里紧紧揣着那份从西域送来的羊皮信。
"八百里加急!"信使在西部军区大营前滚鞍下马,声音嘶哑得像破锣,"西域急报!"
覃勇正在营中与将领们商议军务,接过信展开一看,眉头顿时锁成了疙瘩。羊皮信上用汉字和回文写着同样内容:"丝绸古道烽烟四起,各部相攻,商路断绝,百姓流离。哈桑泣血恳请天朝出兵,救万民于水火。"
"这个哈桑..."覃勇将信传给众将,"是西域有名的开明首领,向来主张与中原交好。看来这次西域乱得不轻。"
副将陈大山凑过来看了看:"司令,咱们刚平定甘肃,将士们还没休整过来..."
"等不得了。"覃勇走到营帐门口,望着西边天际,"你们听这风声里,可还听得到驼铃?自打西域生乱,丝绸古道上再没见过商队。再这样下去,不知多少百姓要遭殃。"
众将沉默不语。确实,往年这时节,往来西域的商队早就络绎不绝,如今却只剩风沙呜咽。
赵铁柱带着侦察连的弟兄们在河西走廊已经走了七天七夜。他是甘肃本地人,对这条古道熟得跟自己手心似的。
"连长,前面就是嘉峪关了!"侦察兵小马从沙丘上滑下来,"守关的是前朝旧部,听说正在加固城防。"
赵铁柱举起单筒望远镜,嘉峪关城楼在热浪中微微扭曲。他能看见城头上士兵忙碌的身影,还有几门老旧火炮正在调整位置。
"传令下去,今晚从水门潜入。"赵铁柱对传令兵说,"记住司令的嘱咐,尽量智取,少动刀兵。"
夜幕降临时,赵铁柱带着特务连摸到关城下的水门。这里是前朝修建的引水通道,如今早已废弃,但赵铁柱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知道有条隐秘小路。
"都跟紧了,"赵铁柱第一个钻进黑暗的水道,"注意脚下,别弄出动静。"
水道里弥漫着霉味,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突然,前面传来对话声,赵铁柱赶紧示意大家隐蔽。
"...听说朝廷已经没了,咱们还守这关隘作甚?"
"你懂什么,这嘉峪关是西域门户,丢了它,西域就完了..."
赵铁柱屏住呼吸,等两个守军走远,才继续前进。一个时辰后,他们从关帝庙的偏殿钻了出来。
"分头行动,"赵铁柱压低声音,"一排去开城门,二排控制炮台,三排跟我去粮仓。"
嘉峪关的战斗在天亮前结束。当覃勇率大军入关时,看见的是放下武器的守军,和从家门缝里偷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