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西新篇 (第2/3页)
覃勇与李文书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这确实是个理想的地点。
"不过..."另一位长老犹豫道,"故城荒废已久,重建要费不少工夫。"
覃勇笑了:"无妨!咱们华夏军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传令下去,明日移营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的重建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赵铁柱的工兵营负责清理废墟。这天正午,他正指挥士兵们搬运石块,忽然听见有人惊呼:"下面有东西!"
几个士兵从一处坍塌的房基下挖出个陶瓮,里面满满当当地装着古钱币和文书。李文书闻讯赶来,小心翼翼地展开那些泛黄的纸页。
"这是...唐代的户籍册!"李文书声音发颤,"看这记载,这里曾是西域最大的丝绸集市。"
赵铁柱凑过来看:"乖乖,这都多少年了..."
"整整一千年了。"李文书轻抚着那些脆弱的纸页,"这说明咱们选对地方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西域的重镇。"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工地。当地百姓听说后,纷纷自发前来帮忙。有位叫买买提的老人带着全家老小都来了:"我祖上世代住在这里,能亲眼看见故城重建,这辈子值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各族百姓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汉人士兵擅长筑城,回部工匠精于雕饰,维吾尔族百姓贡献出烧制琉璃的独门技艺。短短一个月,一座崭新的城池已经初具规模。
这日黄昏,覃勇正在新修的城墙上巡视,忽然看见哈桑带着个少年等在城楼下。
"大帅,"哈桑把少年推到身前,"这是我孙子艾山,他想报名进新办的学堂。"
少年怯生生地捧着本《千字文》:"我、我想学汉字..."
覃勇俯下身,和蔼地问:"为什么想学汉字啊?"
"学了汉字,就能看懂中原的书,"少年眼睛亮晶晶的,"还能帮爷爷记账,帮乡亲们读告示..."
李文书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闻言笑道:"好孩子!正好我们要办义学,你明天就来上课吧。"
消息传开,来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学堂只好从一间屋子扩到三间,最后干脆在城中心建了座像样的学堂。李文书亲自授课,不仅教汉字,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