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章 不信口号看疗效! (第2/3页)
学,则我大明将出亲民知耕之官,识字之民。
此乃大善!”
说完,还不忘皮笑肉不笑地加一句。
“哎呀,钱花得快,臣穷得叮当响。
陛下内库充盈,先拨一百万两给臣应急可好?”
……好贱啊。
这老东西,真的是又贱、又有能力。
崇祯心里清楚,毕自严这狗日的,在打自己内库的主意。
但这就是启用能臣的代价。
若换作郭允厚那等平庸之辈执掌户部。
他断不敢打皇帝内库的主意。
也绝不会胆大包天地把驿站承包给魏忠贤与方正化。
可毕自严敢。
他敢,是因为他看透了一件事,听到了一个消息。
他看透的是,东厂已不再是昔日的东厂,魏忠贤也不再是昔日的魏忠贤。
如今的东厂,早已被崇祯敲打得服服帖帖。
不能贪,贪的那批早死绝了。
若要东厂继续运转,就必须有新的来钱之路。
而驿站承包则名正言顺,是实打实能生银子的买卖。
这活儿若交给东厂和锦衣卫,不仅能让两边有粮吃,还能让陛下放心。
所以,他笃定崇祯一定会点头。
他听到的则是,另一件足以震惊天下的消息。
陛下命方正化组建一支向大明之外渗透的锦衣卫。
向南出海,向北越过建奴之地。
向西直抵西域深处。
搜罗一切懂番夷语言之人。
编纂成册,准备将那些语言送入大明学堂。
让孩童自幼便能识番语、晓夷情。
这事要钱。
而这笔钱,户部是绝不会出的。
所以毕自严才敢放心大胆地让魏忠贤和方正化当他的总承包商。
户部的变革,从来不是改章改条就能解决问题。
要动根子,就得从税收体制入手。
但这种事他说了也没用。
于是他索性不说。
而是,让天下读书人替他说。
他命人暗中放话,
凡赴京应试者,若能上书痛陈赋税之弊,户部食宿全免。
于是,短短数日,天下读书人都成了喷子。
从各郡到京畿,从县学到贡院。
人人抨击大明的税收制度。
条陈、奏议、檄文,铺天盖地。
然后毕自严再顺势出手,
既然民怨所指,那便查驿丞贪墨。
借书生之口,凭现成证据。
一夜之间抄了数百个大明小官。
这狗日的毕自严,居然靠自己骂大明,把国库骂满了银子。
当他再度踏入东暖阁时,崇祯终于体会到了李世民见魏征时的心情。
烦。
真他娘的烦。
这老东西今天来,准没憋好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