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章 不信口号看疗效! (第3/3页)
“禀陛下。”
毕自严一抱拳,笑容可掬。
“科举将至,然礼部尚书袁阁老又往湖广、四川。
无人主持科举,此事该如何是好?”
崇祯坐在土炕上,正批奏章,眼皮都没抬。
“科举也归户部管了?”
“臣忧国耳。”
“哦。”
崇祯摆手,“朕知晓了,退下吧。”
绝不能让他开口。
这老东西只要一张嘴,准要掏朕的银子。
内库的银子还得留给宋应星、陈振龙、孙元化做火器科研。
他一伸手,科研全黄了。
然而崇祯话音刚落,老狐狸又鞠了一躬。
“臣以为,藩王叛乱,其银归内库理所当然。
而土地银贷归民,更显陛下圣明。
百姓有地,则有饭吃。
然,臣有一言,不知陛下可否容禀。”
“朕不想听。”
“既然陛下想听,那臣便直言不讳。”
“……”
“藩王巨富,取于民脂民膏。
其财既来自于民,自当还于民。
银入内库无可厚非,但藩王所遗府邸与商铺,应归户部统筹,以利民用。”
崇祯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动内库,什么都好说。
藩王府宅交户部打理,变国营买卖,也算条路。
“此事你与首辅议之。”
“陛下圣明,臣还有一言要禀。”
“给朕滚。”
“臣说完就滚。”
崇祯咬牙。
“八大晋商通敌卖国,盘剥百姓,罪大恶极。
其家产银两,理应归户部而非内库。
请陛下降旨,将八大晋商家财悉数入国库……”
崇祯的手一抖,差点把御笔戳断。
果然!
这老贼就没安好心!
“不允!”
崇祯不是舍不得钱。
是受体制所限。
钱一旦进国库,想再动,就得走三道六部、九重审核。
首辅孙承宗、左都御史李邦华。
再加上黄道周、袁可立这些正人君子。
要他们点头拨钱搞火器?
比登天还难。
所以,绝不能给。
毕自严见状,再次躬身。
“三七分,七归国库。”
“不允!”
“五五分总可以了吧?”
“不允!”
“那……二八分账,八归国!”
卧槽……
还涨价码了?
啪!
一块点心砸来。
“给朕滚出去!”
毕自严眼疾手快,接住,塞进袖筒。
“那八大晋商的商铺归户部!明刊所得也归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