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卢阎王! (第1/3页)
懿安皇后张嫣之父,天启皇帝的岳丈张国纪开口。
“若是不从四书五经取题,即便为官,岂不都是一些不知仁义廉耻之徒?
此举非大明之福,非百姓之福啊,陛下!”
此人不坏,德行尚可。
若周奎能有他一半厚道,崇祯与周皇后的关系也不至于如此僵冷。
大批朝臣纷纷出列附和。
这已不是新政不新政的问题,而是要推翻整个祖制。
颠覆自太祖以来的取士之道。
“你们是靠四书五经治理天下的吗?”
崇祯声音不高,却如刀锋般划破空气。
目光一一扫过众臣,冷哼一声。
“朕问你们,如今京城米价几何?
陕西干旱,如何才能让麦苗重生?
两广林多地少,百姓如何养家糊口?
福建临海,渔民如何将鱼货变银?
贵州山峦叠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梯田亩产几何?
百姓又该如何开荒?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皆食麦,你等可知其异同?
云贵喜酸,其因何来?”
问题一连串抛出。
毕自严原本闭目养神,到后来脸色也逐渐凝重。
这些问题他竟一个都答不出。
“百姓不识四书五经,却能纳税从军。
而你等读书做官,却不知民苦,不懂民需!
整日之乎者也,却对民生茫然无措。
这样的官,要来何用?
朝廷花费万金选才,难道只是选一批作威作福、祸国殃民的废物?!”
崇祯伸手一指西南,“四川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朕要的,是能做事、肯做事、懂百姓、护百姓的官!”
言罢,转向叶震春。
“去向太祖请旨!
言明此次科举以民生为题!
若太祖圣意可鉴,速速回报!”
殿中顿时寂然。
李国普最先出列,叩首高呼。
“陛下圣明,臣遵旨!”
孙承宗、李邦华、毕自严也纷纷上前附议。
反对者无话可说。
陛下问得问题,他们一个也答不出来。
而向太祖请旨,更是堵得他们无从再辩。
叶震春神情苦涩,低声应道。
“臣……遵旨。”
自此,废四书五经,去八股之文,一切以民生为本,已无可能更改。
朝臣心中虽惶惶,却也暗自庆幸,陛下至少提前半个月宣告了题意。
虽短,却好歹有了方向。
这时,钱谦益忽然出声。
“陛下,既然科举方向既定,那主考官的人选,是否也当一并决定?”
孙承宗等人也点头附和。
崇祯一句话便打碎了钱谦益的美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