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朝堂博弈:赵王战群臣,闲生震金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章 朝堂博弈:赵王战群臣,闲生震金銮 (第1/3页)

    京城大殿,气氛庄严肃穆又暗流汹涌。

    此刻三份誊录工整的朱卷连同阅卷官们褒贬不一的评语,被一并呈送至御前,等待九五之尊的圣裁。

    早朝伊始,礼部尚书出列,简要汇报了江南乡试的总体情况。

    当提及解元人选争议时,整个大殿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大臣都竖起耳朵。

    太子一系的官员率先发难。

    身着绯袍的户部钱侍郎跨步出列,声音洪亮奏道:

    “臣以为解元之位,非江宁府李文渊莫属!李生出身名门,其父漕运总督李纲大人,忠心体国劳苦功高。文渊自幼耳濡目染,学识渊博文章沉稳大气,尤擅经世致用之学。其《论漕运新策》一篇,高屋建瓴洞察时弊,足见家学渊源,颇有乃父之风。陛下点李生为解元,既可激励忠良之后,彰显朝廷不忘功臣之心。更可昭示天下,我朝取士首重经世实务,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话音刚落,清流官员立刻反击。

    一位青袍翰林院孙学士挺身而出,语气带着文人的清高与激昂:“钱侍郎此言差矣!”

    随后他拱手向御座一拜,反驳道:“陛下,科举取士乃为国选才,首重真才实学,岂能沦为酬庸赏功之具?苏州张远乃江南士林翘楚,其赋清丽脱俗有魏晋遗风。点其为解元方能彰显朝廷崇文重教、礼贤下士之风,令天下寒窗苦读的士子心服口服。若因门第而取,岂不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臣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旧弊复萌啊!”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争论不下,殿上弥漫起一股火药味。

    就在此时,一向与太子不对付的汉王周阳出列了。

    他先是冷哼一声吸引全场注意,然后才慢条斯理道:

    “父皇,儿臣以为,钱侍郎与孙学士所言,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显示自己的超然,随后才展开讲:“李文渊之文看似平稳,实则拾人牙慧毫无新意,不过是倚仗父辈余荫。张远之才,仅限于吟风弄月。此二人,皆非解元之选!”

    他虽未提林闲,但否定了前两者,其意图昭然若揭。

    显然是想推自己暗中属意之人,或至少搅浑水,不让太子和清流得逞。

    太子脸色一沉,清流官员也面露不忿。

    汉王微微垂首,看似恭顺心中却在飞速盘算:“老子平时哪会这些堂皇之词!幸亏本王养了几个机灵谋士,给本王出了个捧杀的招和准备说辞。太子想推李文渊那个蠢货,无非是想进一步拉拢李纲,巩固其在江南漕运的势力。清流那帮书呆子捧张远,不过是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