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 药济众生,誉满医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八章 药济众生,誉满医坛 (第1/3页)

    海城的仲春,微风裹挟着白玉兰的香气,拂过 “中国医学创新峰会” 的会场。来自全球的医学专家、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舞台背景板上 “致敬创新,守护生命” 的标语格外醒目。苏晚身着一身简洁的白色西装,坐在嘉宾席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会议手册 —— 手册内页印着曼晚生物肺癌靶向药 “曼宁” 的临床数据,那组 “客观缓解率 78%、副作用发生率 5.2%” 的数字,是她和团队三年来日夜坚守的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颁发本届峰会最高荣誉 ——‘年度医学创新人物’奖。”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聚光灯缓缓移动,最终落在苏晚身上,“获奖者带领团队研发的创新药物,打破了国外药企在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垄断,为全球 120 万 EGFR 突变型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她不仅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医者仁心’的践行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曼晚生物创始人 —— 苏晚女士!”

    苏晚深吸一口气,在全场的掌声中缓缓走上舞台。当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教授将沉甸甸的水晶奖杯递到她手中时,她的眼眶瞬间泛红 —— 奖杯底座刻着 “药济众生” 四个字,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母亲沈曼未竟事业的告慰,对曼晚团队所有科研人员心血的肯定。

    “感谢评委组,感谢所有支持曼晚生物的朋友。” 苏晚握着话筒,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无比坚定,“站在这里,我首先想感谢我的母亲沈曼。二十年前,她在实验室里写下‘愿天下无病,众生安康’的誓言,今天,我带着她的遗愿,带着曼晚团队的努力,站在了这里。‘曼宁’的研发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经历过化合物合成失败的沮丧,面对过临床试验数据波动的压力,也遭遇过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但每当我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想到母亲的嘱托,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她的话音刚落,会场大屏幕突然播放起一段短片 —— 画面里,65 岁的张大爷用药前连下床都困难,用药三个月后能陪着孙子在公园散步;38 岁的李女士摆脱了脑转移的痛苦,重新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