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歧路抉择 (第2/3页)
渊年长几岁,气质更为沉稳。“文渊,冒昧来访,实有要事。” 他压低了声音,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武汉近日之事,想必你已亲历,感触颇深吧?”
谢文渊心中一凛,点了点头,没有立即接话,只是给吴石倒了杯热水。
吴石接过水杯,暖着手,目光扫过谢文渊桌上摊开的战术图纸和那本方紫石砚,缓缓道:“你我当年在保定,意气风发,论的是如何强兵救国,驱逐列强。不想今日,兵锋所指,竟多是昔日袍泽,革命理想,沦为权力倾轧的幌子。可叹,可悲!”
这话直接戳中了谢文渊心中最深的痛处。他叹了口气,苦笑道:“石兄,不瞒你说,我如今……是真不知道路在何方了。只觉得这身军装,穿得憋屈。”
“路,从来都在自己脚下。” 吴石的目光变得深邃,“关键在于,我们当兵,最初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依附某个派系,谋取高官厚禄,还是为了那个‘救国救民’的初心?”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却字字清晰:“如今局势,南昌方面,已然背离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之政策,大肆屠戮异己;武汉这边,虽暂举‘左派’旗帜,然内部纷争不断,外有强敌环伺,恐难持久。真正的革命火种,或许……已然转移。”
“转移?” 谢文渊心中一动。
“不错。” 吴石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近日接触了一些人,看到了一些事。真正的革命者,并未因屠刀而绝迹。他们转入了地下,深入了农村,正在积蓄力量,寻找一条真正能救中国的道路。那是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为彻底的道路。”
谢文渊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他隐约明白了吴石的意思。这条“更为彻底的道路”,指向的是那些正在被通缉、被污名化,却曾与他并肩作战,曾让他看到过底层民众真正力量的势力。
“石兄,你……你是说……” 谢文渊的声音有些干涩。
吴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中小心地取出一本薄薄的、封面粗糙的小册子,递到谢文渊面前。谢文渊接过,借着昏黄的灯光,看清了封面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