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敌后烽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章:敌后烽烟 (第2/3页)

杀百姓,企图割断游击队与民众的联系。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支队副支队长,一位原东北军出身、性格豪爽的老行伍,为掩护主力转移,带领一个排断后,与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竟日,最终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谢文渊在临时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后,独自一人在山林里坐了整整一夜。他看着怀中花名册上新增的名字,想起南京江边的惨状,一股刻骨的仇恨与沉甸甸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他知道,在这敌后战场,每一份胜利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牺牲都重于泰山。

    除了与日伪军的战斗,更让谢文渊感到心力交瘁的,是来自内部的摩擦与掣肘。他所在的这支游击部队,名义上隶属第五战区,但实际上补给匮乏,弹药、粮秣时常中断,很多时候需要自筹,甚至不得不向当地乡绅“借粮”,处境艰难。而与此同时,他对活跃在同一区域的新四军游击队,心情却颇为复杂。

    他曾多次在日军“扫荡”时,与新四军的游击队不期而遇,甚至有过几次心照不宣的配合,共同打击敌人。他亲眼看到新四军纪律严明,与群众关系融洽,战术灵活,官兵平等,这与他所熟悉的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和阶级分明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不禁回想起陆大时期偷阅的那些进步书刊,以及吴石曾经暗示的那条“星火”之路。然而,上峰严令“防共、限共、**”的指示不时传来,使他不得不与这些潜在的“友军”保持距离,甚至偶尔还会因防区或物资问题发生一些小的摩擦,这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秋,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性疟疾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