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中条烽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中条烽火 (第2/3页)

外夹击下,日军很快溃败。三号阵地终于被夺回。

    清点战果时,谢文渊心情沉重。特别支队又牺牲了九人,伤十五人。

    “这一仗打得好!“赵振标用力拍着谢文渊的肩膀,“你们一来就扭转了战局!“

    “代价太大了。“谢文渊望着牺牲战士的遗体,“每一个战士都是革命的宝贵财富。“

    回到指挥所,谢文渊立即着手研究整个中条山的防御体系。通过分析,他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各阵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

    “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他在作战会议上说,“要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各阵地要能互相支援。“

    “说得容易,“一个当地军官反驳,“鬼子控制了交通要道,各阵地怎么联系?“

    “用这个。“谢文渊取出在太岳山时使用过的信号镜,“白天用镜光,晚上用火把。虽然原始,但有效。“

    这个建议获得通过。很快,中条山各阵地之间建立起了简易的通讯网络。

    二月,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这一次,他们改变了战术,集中兵力专攻一点。

    “鬼子这是要各个击破啊。“赵振标忧心忡忡地说。

    “那就让他们尝尝厉害。“谢文渊胸有成竹,“我们来个将计就计。“

    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围歼。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日军果然中计,以为守军兵力不足,大胆深入。

    “是时候了!“谢文渊下令,“全线反击!“

    刹那间,各个阵地的守军同时出击,将日军分割包围。特别支队更是如一把尖刀,直插日军指挥部。

    这一仗,歼敌五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中条山守军的士气为之一振。

    “谢参谋长,你真是我们的福星啊!“战后,赵振标由衷地说。

    但谢文渊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日军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

    果然,三天后,日军出动了飞机,对中条山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这样躲下去不是办法。“看着被炸毁的工事,谢文渊皱起眉头。

    “那怎么办?“赵振标问。

    “主动出击。“谢文渊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打掉鬼子的机场。“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太冒险了吧?“有人反对。

    “冒险,但值得。“谢文渊解释,“没了飞机,鬼子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经过激烈争论,计划获得通过。谢文渊再次亲自带队,目标直指日军设在平地的机场。

    机场守备森严,四周不仅有铁丝网,还有巡逻的装甲车。但谢文渊早有准备。

    “化装成鬼子。“他下令。

    特别支队的战士们换上缴获的日军军服,大摇大摆地走向机场。

    “站住!什么人?“哨兵喝问。

    “第三中队的,“谢文渊用流利的日语回答,“奉命加强警戒。“

    哨兵检查了证件,挥手放行。

    进入机场后,队员们按计划分头行动。谢文渊带人直扑停机坪,那里停着十几架日军飞机。

    “快!安装炸药!“

    队员们迅速行动。但就在他们安装炸药时,意外发生了——一个日军地勤人员发现了他们!

    “敌袭!“地勤人员大声呼喊。

    刹那间,警报声响彻整个机场。

    “立即引爆!“谢文渊当机立断。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日军飞机化作一团团火球。趁乱,特别支队快速撤离。

    这一仗,摧毁日军飞机八架,严重削弱了日军的空中优势。

    回到中条山,战士们把谢文渊高高抛起:“参谋长万岁!“

    但谢文渊的脸上却没有喜色。在刚才的行动中,又有五名战士牺牲了。

    “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在追悼会上说,“我们每消灭一个鬼子,就是为他们报仇。“

    三月,中条山冰雪开始消融。随着天气转暖,日军的活动更加频繁。

    “鬼子在调兵遣将,“侦察兵报告,“看来要有大动作。“

    谢文渊和赵振标研究后认为,日军很可能要发动总攻。

    “必须提前准备。“谢文渊说。

    他们开始加固工事,储备弹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