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招贤馆令》 (第3/3页)
他越急越说不清,索性不再言语,而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木头和麻线简陋捆扎的小模型,那似乎是一个织机的简化结构。他笨拙地比划着,演示着如何通过几个巧妙的连杆和踏板,让织机的效率似乎能提升不少。
旁边的吏员面露不屑,觉得这简陋玩意儿不值一提。陈宫也微微摇头,觉得此人才具或许有,但沟通如此困难,难堪大用。
然而,吕子乔的眼中却猛地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来自现代,虽然不懂具体机械原理,但他能看出这个简陋模型背后蕴含的巧妙构思和改良精神!这绝对是个人才!一个被口吃埋没的发明家!马钧?!难道是历史上那个巧思绝伦、改进织绫机、造指南车、翻水车的天才发明家马钧?我的天!捡到宝了!口吃算什么?哥要的是他的脑子,他的手!
“好!很好!”吕布猛地一拍桌子,吓了马钧一跳。他站起身,走到马钧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差点把瘦弱的马钧拍散架,“你这个东西,很有想法!跟我去制造总局,‘器械司’正需要你这样的巧思之人!不要怕说不好,会用你的手做出来就行!”
他直接对陈宫道:“公台,记下,任命马钧为制造总局器械司副匠师,享百石俸禄!专门负责研究改良各类器械!一应所需,尽力满足!”
马钧惊呆了,他因为口吃,从小到大受尽嘲笑和白眼,空有一身技艺却无人认可,只能四处流浪。他从未想过,这位名震天下的温侯,竟然会因为一个简陋的模型,如此看重他,给予他如此重要的职位和尊重!
巨大的激动和感激冲击着他,他嘴唇哆嗦着,眼泪涌了出来,猛地跪倒在地,重重磕头,却因为情绪激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吕布亲手将他扶起,温和道:“在我这里,只看才能,不问其他。好好干,让我看看你还能做出多少巧夺天工的东西!”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人。陈宫看着激动不已的马钧,再看向目光深邃的主公,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主公求的,不是夸夸其谈的辩士,而是真正能做事、能创新的实干之才!马钧之才,在于手,而非口!主公识人之明,用人之魄,宫……叹服!
类似马钧这样的例子,并非孤例。《招贤馆令》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铁屑”。徐州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人们口耳相传,在徐州,有一位不看门第、不重虚名、唯才是举的明主,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能得到重用和尊重!
大量的新鲜血液开始注入徐州的军政体系和各技术部门,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技艺、新的活力。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徐州,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东汉末年的版图上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