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第2/3页)

器),合格品贴上防伪的‘林枫牌’认证标签,最后进行统一规格的包装!不合格品,直接回炉!”

    画完流程图,林枫用炭笔将四个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看到了吗?长老!这就是流水线!这就是标准化作业流程(SOP)!”

    “每个环节,由经过严格标准化培训的弟子负责,他们不需要是炼丹大师,甚至不需要了解完整的丹方,他们只需要像最精密的零件一样,精通并重复自己环节的操作即可!”

    “这叫分工协作,专业化生产!将复杂的炼丹过程,拆解成简单的、可重复的标准化步骤!”

    林枫放下炭笔,转身看向已经彻底呆滞的赵长老,语气充满了毋庸置疑的自信:

    “一旦这条流水线建成,我敢保证,聚气丹的日产效率将提升五倍以上!成丹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每一颗丹药的品质,都将如同复制!成本,将降低到您无法想象的程度!”

    赵长老呆呆地看着白板上那前所未见的、充满了工业美感和冰冷效率的流程图,大脑一片空白。

    流……流水线?标准化?分工协作?像生产法器零件一样……炼丹?!

    这……这简直是对丹道的亵渎!是对无数前辈丹师心血的践踏!

    可是……为什么听着这小子描述的前景,那“五倍效率”、“百分之九十五成丹率”、“成本骤降”……像是有魔力一样,不断地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感觉自己的丹道观,正在被这粗暴而直接的“标准化流水线”构想,冲击得摇摇欲坠。

    林枫描绘的“标准化流水线”蓝图固然诱人,但对于浸淫传统丹道数百年的赵长老和丹房弟子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离经叛道的豪赌。改革之初,阻力重重。

    习惯了凭手感掌控火候的丹师,对着那冰冷的“恒温灵火阵盘”无所适从,抱怨“失去了炼丹的灵魂”。

    习惯了随心所欲凝丹的弟子,被要求使用统一的“模具法诀”,感觉像是在捆着手脚跳舞,憋屈不已。

    整个丹房怨声载道,甚至有人私下里骂林枫是“丹道刽子手”,赵长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日愁眉不展,只能硬着头皮强推。

    然而,一切的质疑与抱怨,都在第一条小型“聚气丹标准化流水线”建成并成功运转的当天,烟消云散。

    那是一个注定要载入青云宗丹房史册的日子。

    在严格按照林枫制定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操作下:

    净料坊的弟子,如同无情的机器,将一份份完全相同的药材送入传送带。

    恒火室的阵盘稳定运行,火焰没有丝毫跳动,温度精确到令人发指。

    凝丹台的弟子,手法整齐划一,打出的法诀如同复制粘贴,一颗颗圆润饱满、毫无二致的丹胚快速成型。

    鉴装阁的检测灵光频繁闪烁,绝大多数丹药一次性通过,被迅速封装。

    结果,震撼了所有人!一个时辰!仅仅一个时辰,这条小型流水线就稳定地产出了三炉共四十五颗聚气丹!而以往,一名熟练的丹师,耗费半日光阴,小心翼翼,能成功炼出一炉十五颗品质尚可的聚气丹,就已经算是表现良好了!

    这不仅仅是五倍的效率提升,更是稳定性的碾压!成丹率:百分之九十六!这个数字,让所有质疑的丹师都闭上了嘴。他们穷尽一生追求的经验和手感,在这套冰冷、精确、无情的系统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以往被视为必然损耗的“废丹”,在这里几乎绝迹!

    丹药的品质,更是稳定得令人发指。随便拿起两颗不同批次出炉的“林枫牌”聚气丹,无论是大小、色泽、药香,还是内在的药力波动,都完全一致,仿佛是同一位丹师在绝对理想状态下,于同一时间炼制出来的!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资深丹师拿着两颗丹药,双手微微颤抖,反复比较,眼中充满了茫然与震撼。他追求了一辈子的“稳定出品”,竟然以这样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实现了。

    效率的暴增带来了成本的骤降。原本炼制一炉聚气丹的药材和灵力成本,现在可以产出三炉!丹房弟子们虽然失去了“创作”的乐趣和“大师”的优越感,但他们的收入,却因为林枫引入的 “计件绩效” 制度而水涨船高。完成的标准件越多,获得的灵石和积分奖励就越丰厚。

    很快,抱怨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丹房弟子们钻研如何更快、更准地完成自己环节操作的热情。

    “王师兄,你那个清风咒的角度能不能再偏左三分?感觉杂质残留能更低!”

    “李师姐,凝丹手印的第三式,灵力输出再稳一点,成品光泽度能提升半成!”

    他们开始在自己的“螺丝钉”岗位上,卷了起来。

    赵长老看着库房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堆积如山的优质聚气丹,再看着账面上那扭亏为盈、并且快速增长的数字,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仿佛看到了丹道的一个全新分支,以一种蛮横不讲理的姿态,在他面前轰然开启。

    古老的传统与冰冷的效率,在这一刻,达成了微妙而震撼的和解。炼丹的效率,真的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年轻人看似荒诞不经的“标准化流水线”构想。

    丹房流水线带来的效率奇迹,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吹散了赵长老心中最后的犹豫和彷徨。现在,他看林枫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敌视、无奈,变成了混合着敬畏、感激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是时候,该谈谈“生意”了。

    这一日,林枫带着苏月灵,正式拜访丹房。在赵长老那间依旧飘散着淡淡药香,但角落已然堆起几摞《标准化操作手册》的书房里,一场关乎丹房未来命运的谈判,在茶香袅袅中展开。

    “赵长老,流水线的效果,您已亲眼所见。”林枫开门见山,笑容温和,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那么,我们现在来谈谈合作的具体方式。”

    赵长老正襟危坐,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大师兄请讲。”

    林枫示意了一下苏月灵。苏月灵会意,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散发着淡淡灵光的兽皮契约,轻轻推到赵长老面前。

    “这是我们拟定的《‘林枫牌’丹药技术授权与联合生产协议》草案,请长老过目。”苏月灵的声音清冷而专业。

    赵长老拿起契约,神识沉入,仔细阅读起来。条款清晰,权责明确,但当他看到最关键的分成条款时,眼皮还是忍不住跳了一下。

    协议核心条款:

    技术授权与品牌使用:林枫向丹房授权“林枫牌”聚气丹(及后续其他丹药)的标准化生产工艺、核心阵盘图纸及“林枫牌”商标使用权。

    生产与销售:丹房负责依据授权技术,组织生产“林枫牌”丹药,并利用自身原有渠道进行销售。

    利润分成:每售出一颗“林枫牌”丹药,所获纯利润的百分之三十,需作为“技术授权费”与“品牌使用费”,支付给林枫。

    品牌标识:所有由丹房生产的“林枫牌”丹药,在其包装最显眼位置,必须印有如下字样:

    青云宗丹房荣誉出品

    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旁边还需有一个小巧但精致的“枫行”Logo。

    “三成?!”赵长老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大师兄,这……这是不是太高了?我们丹房需要承担全部的生产成本、人工、场地……”

    林枫似乎早就料到他的反应,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长老,您要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