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第3/3页)
一笔大账。”
“如果没有我的技术和品牌授权,丹房现在可能已经关门大吉,利润是零,甚至是负数。”
“如今,采用了流水线,您的总利润比起鼎盛时期,是翻了几番?这三成,是从这块做大了无数倍的蛋糕里分。您拿到手的实际收益,远比以前守着旧模式,赚取那点微薄利润要多得多。”
“这百分之三十,买的是效率,是品质,是市场认可度,是丹房的未来。您觉得,值不值?”
赵长老沉默了。他无法反驳。林枫说的是冰冷的事实。没有林枫,丹房确实已经走到了绝境。
苏月灵适时补充,语气平静却带着财务官的精准:“根据测算,即便支付三成授权费,丹房在本协议下的净利润,也将比改革前提升百分之二百五十以上。并且,随着产量提升和成本进一步摊薄,这个比例还会持续增长。”
赵长老看着契约,又看了看眼前这一对年轻的男女,一个画饼,一个算账,配合得天衣无缝。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知道己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筹码。“好!三成就三成!”他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拿起旁边的灵印,重重地盖在了契约之上。协议生效。
很快,贴着崭新标签的“林枫牌”丹药,如同潮水般从丹房涌出,通过丹房固有的、遍布宗门内外的渠道,迅速铺开。
品牌效应的威力,瞬间显现!
“看!是丹房出的‘林枫牌’!”
“还有‘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的标识!品质肯定有保证!”
“丹房的渠道买起来更方便,不用非得去平台兑换了!”
原本一些对平台积分系统不太熟悉,或者更信赖丹房渠道的弟子,尤其是部分内门弟子和老一辈,纷纷开始购买。而“青云宗丹房荣誉出品”的字样,又为“林枫牌”增添了一层“正统”和“权威”的光环。销量再次迎来爆炸式增长!甚至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赵长老看着账面上那滚雪球般增长的、即便被抽成三成后依然庞大到令他咋舌的利润,心情复杂难言。他一方面为丹房的复兴而欣喜,另一方面,看着每一批丹药上那醒目的“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字样,又感觉嘴里像是被塞了个黄连。
丹房,这个曾经独立而骄傲的堂口,如今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林枫”这个庞大品牌下的一个“代工厂”。它的命运,已经和那个年轻人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而“林枫牌”这三个字,伴随着丹房的渠道和信誉背书,真正成为了青云宗丹药市场上无可争议的金字招牌,其品牌效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值深秋,丹房后院的几株老枫树已是红叶似火。赵长老没有在自己的书房,而是命人将茶桌搬到了庭院中,亲自煮上了一壶上好的“静心悟道茶”。茶叶在灵泉中沉浮,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但他此刻的心绪,却远比这茶香更为复杂。
他对面坐着的是林枫。年轻人依旧是一身清爽的内门大师兄服饰,脸上挂着那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让人看不透深浅的温和笑容。
“大师兄,请。”赵长老斟满一杯茶,推到林枫面前,动作间带着一丝以前从未有过的,近乎平等的尊重。
“长老客气了。”林枫双手接过,轻轻嗅了嗅,“好茶,灵气内蕴,静心宁神,是炼丹师调理心神的佳品。”
赵长老看着林枫品茶时那从容的姿态,再回想这数月来丹房天翻地覆的变化,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带着释然与唏嘘的叹息。
“有时候啊,”他望着那燃烧的枫叶,缓缓开口,声音有些飘忽,“思路真的比技术更重要。”
林枫放下茶杯,静静聆听,没有打断。
“老夫浸淫丹道四百余载,”赵长老继续道,眼神中带着追忆,“自认熟知药理,精通火候,能将每一株药材的特性发挥到极致。以往,我视此为丹道正统,是至高无上的技艺。对于任何偏离此道的所谓‘创新’,都嗤之以鼻,包括大师兄您最初的那些……举动。”
他自嘲地笑了笑:“可现在回头看,老夫守着那点‘技艺’,故步自封,差点将丹房带入了死胡同。而大师兄您,看似离经叛道,不循常法,却用这套……这套‘标准化流水线’,硬生生为丹房劈开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生路!”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林枫身上,那目光里,再无半分质疑与不甘,只剩下彻底的信服与一丝后怕。
“效率翻了数倍,成本骤降,成丹率稳定得如同天道规则!弟子们收入倍增,丹房库藏前所未有的充盈,连带着宗门的整体丹药供应水平都提升了一大截!”赵长老越说越是激动,“这一切,都是老夫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他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仿佛饮下的不是茶,而是这数月来的感慨。
“林大师兄,”赵长老放下茶杯,郑重地说道,“老夫……服了!心服口服!”
他看着林枫,语气无比真诚:“是你让老夫明白,丹道,乃至世间万道,或许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固守传统未必是坚守,拥抱变化也未必是背叛。重要的是结果,是能否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林枫闻言,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喜欢这种用实际成果让人“真香”的过程。
“长老能如此想,是丹房之幸,也是宗门之幸。”林枫诚恳地说,“标准化并非丹道的终点,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基础。它的意义在于,将弟子们从繁琐、重复、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说着,他又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册子封面上写着——《论标准化基础上的个性化丹道创新与高阶丹药研发方向展望(初稿)》。
赵长老接过册子,疑惑地翻开。只见里面不再是冰冷的流程图和标准,而是探讨如何利用标准化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资源和时间,去尝试更复杂的丹方组合,研究药性更深层次的融合反应,甚至提出了几种基于现有标准化流程,进行“模块化”组合,炼制更高阶丹药的大胆构想!
“标准化,是为了让基础丹药普惠众生。”林枫解释道,“而当基础不再成为束缚,顶尖的丹师,才更有精力和资源,去攀登真正属于‘艺术’和‘创造’的丹道高峰。这,才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赵长老看着册子中的内容,双手微微颤抖,眼中再次迸发出如同年轻时第一次成功炼出丹药时的光芒!
他明白了。林枫不是在扼杀丹道,他是在为丹道铺设一条更宽阔、更能承载未来的路基!
“老夫……明白了!”赵长老紧紧攥着那本小册子,仿佛攥住了丹房的未来,他站起身,对着林枫,再次深深一揖,“大师兄点拨之恩,赵明德,铭感五内!”
这一次,他的腰弯得更低,心意也更加虔诚。林枫坦然受了他这一礼,知道这位固执的长老,终于从思想到灵魂,都彻底被他“忽悠”上了科学修仙的战车。
望着赵长老如获至宝般捧着册子、急匆匆赶往丹房研究室的身影,王胖子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啧啧道:“林哥,这老顽固,算是被你彻底收拾服帖了!”
苏月灵也悄然出现,看着那份协议上稳定增长的分成收入,清冷的嘴角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林枫笑了笑,轻声道:“有时候,让人真心信服,比单纯的利益捆绑,更重要。”
丹房,这座青云宗最古老的堂口之一,在经历了阵痛与迷茫之后,终于在这位“泥石流”大师兄的引导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并且,坚定地驶向了一个连它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光明的未来。而赵长老那句“老夫服了”,也成为了林枫彻底掌控丹房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