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伤痛与共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0章:伤痛与共鸣​ (第2/3页)

日子……很难。记得有一年冬天,家里快断粮了,我娘把最后一点玉米面掺着野菜做了糊糊,给我们吃,她自己……喝了两天凉水。”

    她的描述很简单,没有哭诉,但徐瀚飞却能清晰地想象出那幅画面——一个瘦弱的妇女,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在贫寒中挣扎求生。这种苦难,与他那种来自城市、源于政治风暴的倾覆不同,是另一种更为具体、更为磨人的、渗透在每日柴米油盐中的绝望。

    “我娘总说,再难,书也要读下去。她说,我爹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出个读书人。”凌霜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温暖的怀念,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她拼命干活,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自己却累垮了。我考上县一中那年,她……咳血咳得厉害,没熬过那个冬天。”

    说到这里,凌霜的声音终于抑制不住地哽咽了。她抬起手,飞快地抹了一下眼角,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月光下,能看见她眼角闪烁的泪光。

    “她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说对不住我,没能看着我……上大学。” 这句话,她几乎是用气声说出来的,带着巨大的遗憾和心痛。

    故事讲完了。河滩上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与之前截然不同。不再是徐瀚飞独自沉溺的悲恸,而是两个灵魂,在各自袒露了最深的伤疤后,产生的一种奇异的、深刻的共鸣。

    徐瀚飞完全怔住了。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遭遇已是极大的不幸,沉浸在自身的痛苦中难以自拔。直到此刻,听到凌霜用如此平静的语气,讲述着失去双亲、带着弟妹在贫困中挣扎求生的经历,他才恍然惊觉,苦难,从来不分贵贱,也从不独一无二。这个看似坚韧、乐观的女孩,竟也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过往。她的苦难,是具体的、琐碎的,是每日都要面对的生存压力,是眼睁睁看着亲人被生活拖垮的无能为力。相比之下,他那份源于理想和家庭骤然崩塌的痛苦,虽然惨烈,却似乎……带着某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遥远。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有同情,但更多的是震撼,是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触动。他看着她月光下清秀却坚毅的侧脸,忽然明白,她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从何而来,她那颗敏感而善良的心为何能如此理解他的痛苦——因为他们都曾在命运的深渊中挣扎过,都曾品尝过失去至亲的刻骨之痛。

    他不再是孤独的。在这寂静的山村里,在这冰冷的月光下,他遇到了一个真正能懂得他伤痛的人。这种懂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