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星曜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中华星曜录》 (第1/3页)

    第一章天垣启钥

    晋太康六年,彗星犯紫微。秘书监陈卓夜观乾象,见中垣晦暗不明,乃召门生宋懿曰:“昔三代分野,各主其星。今吴阙虽平,天官犹存三统,非社稷之福。”时人私语:“陈公欲正天文,实为混一宇张本。”

    卓连宵勘验甘、石、巫三家星经,至鸡鸣时分,忽掷卷长叹:“《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今观鹑火之次,竟笼罩胡汉杂居之并州!”懿进言:“顷闻拓跋部祀黄帝,慕容燕尊高阳,莫非天意?”卓不语,指浑仪上北斗杓转:“辰枢已动,岂可固守《禹贡》旧疆?”

    时值腊祭,洛水结冰如鉴。卓独行天津桥,见冰纹天然成“中”字,旁缀霜华似梅朵。忽有鲜卑小儿滑冰过,袍角翻出《急就章》残页。卓愕然问之,答曰:“此平城蒙学课本,先生教识汉字。”归署即濡墨绘《天垣形胜图》,至中垣三门,振笔题“中华”二字。懿疑曰:“不循古制,恐遭物议。”卓笑指窗外:“汝不见鸿雁南飞?阴阳燮理,正在革新。”

    第二章江左传灯

    成帝咸康五年,会稽谢氏宅邸玉兰纷落如雪。幼童谢澹捉笔描红,忽写篆文“中华”二字。叔父谢尚大惊,示以裴松之《三国志注》:“此语近年方显,孺子何由得知?”澹仰面答:“昨夜梦登高台,见金甲神人执星图,口诵此词。”

    时中原板荡,名士聚于瓦官寺清谈。桓彝酒酣,击如意歌《黍离》,座中北来流民皆掩涕。唯七岁谢澹扯其袖问:“桓世伯悲凉,可是思念洛阳牡丹?”复指庭中石榴树曰:“此物自安石国来,花开岂分南北?”支遁禅师合掌:“小檀越慧根天成,须知佛性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