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星曜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中华星曜录》 (第3/3页)

,元稹将军率鲜卑武卒围窟,怒斥:“汉儿雕琢,污我圣山!”

    荀韶立於帝后礼佛图前,声震岩壁:“孝文帝改姓元氏,诏书明言‘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先黄帝之孙’。将军毁窟,莫非叛祖?”忽有光柱穿透石隙,照定浮雕像额间“中华”朱砂题记——此乃荀韶暗藏机巧,借冬至光影显形。元稹伏地泣拜,解佩刀赠澹曰:“愿持此刃,卫护文明。”

    第五章律吕同调

    隋开皇九年,晋王府演算天元术。少年李淳风指《晋书·天文志》“中华门”星官问太史令刘晖:“陈卓定名时,岂知三百年后突厥人习《麟德历》?”时值裴政修《开皇律》,有高昌使者诘“化外民”条款。谢澹四世孙谢偃出列,引律疏:“昔汉置西域都护,今圣天子律法如北辰,华夷共仰。”

    大业三年科举,鲜卑士子元善对策论“华夷之辨”,至“神农尝胡麻,周公纳匈奴白环”处,考官皆动容。时谢澹玄孙谢观任国子司业,夜宴间出祖传星图,展卷见“中华”二字旁添突厥文注译,乃叹:“昔段速骨后人所书,文明交融,果如江河东注。”

    第六章星河永耀

    唐会昌五年,法门寺地宫将封。百岁老儒谢观奉旨安置佛骨,忽见鎏金浮屠底镌粟特文、吐蕃书、汉字三体《心经》。小沙弥禀:“此乃安西都护府遗物,历三朝战火无损。”

    观摩挲经匣,忆祖辈手札载陈卓事,潸然题壁:“自晋迄今六百载,中华之义如星火传灯。鲜卑改汉姓,匈奴习诗书,天竺佛法化禅宗,皆证文明似海,百川来归。”时值元夜,长安城百万莲灯升空,与紫微垣“中华门”星群辉映如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