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8章 初见史可法 (第1/3页)
七月底,就在夏华忙得脚不沾地团团转但越忙越有劲头时,汤来贺从府城来到了君临村,见到夏华后,他笑呵呵地道:“夏公子,史阁部不日就要来扬州了,并且他已知晓你的事迹,点名要亲自见见你。”
夏华十分欣喜:“能得到史阁部的亲自接见,草民真是三生有幸!”
跟着汤来贺的一名长须老者感叹道:“史阁部来了,有他亲自坐镇,扬州就真的太平了!”
这老者名叫王传龙,是扬州一户名门望族的士绅,同时是一个退休官员,当初被马知府派去南京向朝廷告高杰状的人就是他,也是他带回了南京的最新消息。
三人口中的“史阁部”正是明末汉家民族英雄、被誉为“明朝的文天祥”、历史上扬州之战时明军最高指挥官并在扬州壮烈殉国的史公、史可法,现官居南明弘光朝廷的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从七月上旬高杰率军侵扬起,这场高杰之乱已持续了大半个月,南京方面为之震动不已,弘光帝一方面依仗高杰这种军阀,一方面也不能任其过度胡作非为,肯定要采取对策,当然,严惩是完全不可能的,只会安抚,被他派到江北平息高杰之乱的人正是史可法。除了这茬子,史可法此行也承担着督师江北、调解江北四镇众军阀之间的矛盾、统筹江北军务要事等重任。
七月中旬,史可法离开南京,他依次去了滁和总兵官黄得功、凤阳总兵官刘良佐、淮安总兵官刘泽清的地盘,这三个军阀跟高杰一样,都对富得流油的扬州垂涎三尺,也都跟高杰一样想要霸占扬州,只是高杰下手最快,看到高杰下手了,他们同样争着抢地盘和劫掠地方,史可法挨个地见了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喻以利害、晓以大义,最终说服三人服从命令。
最后,史可法赶往高杰的地盘,高杰此时既为自己染指扬州却弄得损兵折将而悔恨焦虑,又因自己擅自兴兵而心里有鬼,得知史可法前来,他十分惊惧,但史可法在接见他时很温和,加之已与夏华的人有过暗中接触、有心说服高杰及早收手的邢氏的穿针引线,高杰对史可法十分礼敬,也表态会服从朝廷的命令,放弃再打扬州的主意,返回了徐泗。
“哄”完江北四镇的四大军阀,史可法马不停蹄,于八月初来到了扬州。
月朗星稀,扬州府衙,灯火通明。
夏华一身正装、心神肃穆地低着头立于大堂门外,听着大堂里几人的寒暄,然后又听到大堂里有人看向他说道:“他就是夏华?”语气间充满和气,毫无高高在上的睥睨俯视之意。
“对,正是!”这是马知府的声音,然后语气喜悦地对夏华唤道,“夏公子,快近前来!”
“是!”夏华应道,他抬头迈步进入大堂,怀着发自肺腑的尊崇敬慕之心向端坐在正中首席位置上的那位长者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叩拜的大礼,“草民夏华,见过史阁部。”接着向坐在旁边的马知府也行礼,“见过马大人。”
“好,好,”史可法上下反复地打量夏华,满面微笑,目光和蔼,“果然是个少年英雄!”
夏华没有抬头直视史可法,他悄悄地瞥了一眼,只见史可法个子不高,身板结实,面如璎石、鼻若悬胆、目似深潭,颌下五柳长须,皮肤偏黑,满脸的风霜和正气,眼中烁烁有光,额头上有块很醒目的疤,
四月底,流寇进犯北京,身为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率军勤王救驾,不料军队刚到南京浦口就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殉国的消息,他悲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