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章 连南宋都不如的南明 (第1/3页)
一周后,史可法、夏华一行渡过长江抵达南京。
扬州是眼下的中国第三大城,第二名和第一名正是北京、南京,北京人口过百万,扬州是近百万,南京则是高达一百四十多万,不但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城,也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城,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
南京的繁华是不亚于扬州的,此时的醉生梦死程度也不亚于扬州,即便北京已经沦陷了、崇祯帝已经殉国了、大一统的大明朝已经寿终正寝了、整个北方山河破碎、清军已全面入关,南京却跟扬州一样“接着奏乐接着舞”。
穿行在金陵城的大街上,沿途所见的一幕幕让夏华面色阴沉、心头愤恨,因为他看到的仿佛是盛世繁华,跟扬州一个德行,明明国家已危在旦夕,无数的同胞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外敌随时都可能打过来,但南京全城却处处歌舞升平。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实在克制不住心头情绪的夏华恨恨地吟出了这首《题临安邸》。
就在夏华身前不到一米的史可法肯定听到了,他身体轻轻一动,但什么都没说。
“让开!都让开!”“妈的!没长眼呐?滚到路边去!”
粗野的吆喝声和骂骂咧咧声中,一支长长的、由大批军士护卫着的马车队在大街上飞沙走石、浩浩荡荡而过,车队里的一辆辆大马车上满载着各种建材和用于装修装潢装饰的物品。
夏华知道这些建材物资是运去哪里的,南京城里最大的大户正在盖新房子,没错,就是两个月前刚当上皇帝的弘光帝朱由崧,这货“临危受命”坐上了龙椅,面对天下大乱、国家倒悬的十万火急局面,他却悠哉悠哉地忙着享乐,一方面动用大批人力、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大兴土木扩建皇宫,一方面派人四处搜寻年轻美貌女子入宫。
进南京城前,夏华在南京城外看到漫山遍野的难民、流民、灾民,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悲惨凄凉,都是从外地主要是北方逃难来的,每天每夜都有很多人饿死、病死、绝望自尽而死,但城里的弘光朝廷却对此视而不见,几乎没进行任何官方的、大规模的赈灾活动。
南京城里纸醉金迷,南京城外哀鸿遍野,隔着一道城墙,就像两个世界。
众所周知,中国自南方发展起来后,经济中心就不断南移,到明朝时,中国已完全是“南富北穷”,当明朝拥有全国领土时,明廷每年都要从南方转运大量的钱粮财物“补助”北方,如今的弘光朝已不掌握北方,“没有穷北方,只有富南方”“不需要再从南方转运钱粮财物调往北方”,按理,弘光朝应该很有钱,
然而,弘光朝在财力上是入不敷出的,钱去哪里了?赈灾救民?厉兵秣马,准备北伐和西征?一个都没有!弘光帝等人一方面敲骨吸髓地拼命压榨南方的老百姓,一方面穷奢极欲、酒池肉林,把民脂民膏用于挥霍享乐糟蹋,整个弘光朝堪称昏庸荒淫、文恬武嬉、乌烟瘴气,难怪李建业那种爱国人才在来到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