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53章 扬州镇团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53章 扬州镇团练 (第2/3页)

搭配都有,一般可认为,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等相当于军衔,可享受相应的待遇,甲长、队官、把总、千总等相当于实际职务,类同于后世的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

    就以夏华举例,正三品的署都指挥佥事是他的军衔,扬州镇团练总兵官是他的实际职务。

    夏华的团练属于营伍制,乡勇即营兵,但也用卫所制的官衔。

    “哈哈哈...”穿上正六品的百户官服后,卢欣荣得意仰天大笑,“我哥读了半辈子的书,考了三次才考上举人,连个七品县太爷都没捞到,到现在还是候补知县,我呢,一下子就是正六品的百户了!啧啧,我就说嘛,我当初投效夏总爷是绝对的高瞻远瞩!”他手舞足蹈地看着夏华,“夏哥,我能回老家一趟么?”

    夏华打趣道:“衣锦还乡?”

    卢欣荣眉开眼笑:“当然!出人头地不还乡,岂不是衣锦夜行?我要穿着这身百户官服给我爹看看!也说服他带着卢家像程家那样彻底地投靠夏哥你!”

    夏华笑道:“行啊,早去早回。另外,我们团练正在全面扩建,需要大量的粮食、布匹、铁器、铁料,你卢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我即刻下单,第一单三十万两,你把银子带回去吧,让你爹好好地对你刮目相看!”

    卢欣荣听得差点儿掉眼泪:“夏哥,我这辈子死活都跟定你了!”

    离开半个月后回来,夏华发现他的团队和团练在曲吉东、翁永祥、许云峰等人的打理下井井有条、事事严整,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团队总人口已突破六万五千,君临村都已经成一个大集镇了,团练乡勇人数也达到了一万。

    “妈的!果然来对了!”一看到夏华的根据地,孙临激动得连拍大腿,“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作为的地方!”

    随着“扬州镇团练”这面大旗被竖起,夏华的团练正式是南明朝廷的官军了,全体乡勇集体脱掉了原来的制服,换上了明军的鸳鸯战袄。当然,新制服都是夏华自己掏腰包订制的。

    几万人要靠夏华养,夏华开销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按理,这些银子该由朝廷出,但夏华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南京那边拨钱给他,他从始至终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么做虽然不容易,但有个极大的好处:经济独立,就翅膀硬,就可以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夏华的团练有了编制,从民间地方武装转变为了朝廷官军,很多以前不方便做的事如今可以放开手脚干了,比如自行制造盔甲。

    没编制,自行制造盔甲等同于谋逆;

    有编制,盔甲由朝廷统一发放,以前不准自行制造,现在可以,都乱世了,早就放开了,明军各地的军头们早就不指望兵部和兵仗局的那些文官太监发装备,都是各显神通,连遮掩都懒得遮掩,个个光明正大地干。

    步入内园,夏华满意地发现他的兵工厂的规模和生产力又扩大了,工匠和帮工达数千人,武器装备产量颇为可观,供应十万大军远不够,但供应一万兵马是绰绰有余的,并且能做到件件精品,一是夏华给工人们提供了十分优厚的待遇,二是实行了追责制度。

    战国时,秦军使用的兵器在质量上非常过硬,因为秦国规定,哪件兵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