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征途漫漫 (第3/3页)
的攻下河内,很可能就会招惹来现在手握着重兵、已经初步平定了为乱河北的高士达和张金称的杨义臣举兵南下?这就等于是给窦建德作嫁的、提前促成了窦建德的崛起,变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作茧自缚。
停顿在汲郡不前?原历史可能就是这样。但对于现在的徐世业来说,如果不抓紧时间的经营出一块基业,以后又拿什么去同‘李唐’一较高低的争霸天下?
现在不是河内郡功不得,而是时间不对。坐等杨义臣受到猜忌后遣散军旅、被调回江都再动手攻打河内?一心不可二用,那也同样是白白的浪费了河北义军被杨义臣打得群龙首的大好机会、眼看着窦建德以‘火箭蹿升’一样的速度崛起。
而最恰当的时机,则是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移默化中在河北先行形成一块根基,然后在杨义臣被调回江都的时候马上就挥军北上,既与窦建德争夺部众、又与窦建德争夺控制区域。
徐世业现在担心见到徐世绩以后,徐世绩或是坚持攻下汲郡后按兵不动、或是坚持攻下汲郡以后马上就乘胜追击的兵发河内,这两条事实上均不符合徐世业的心态。
按徐世业的想法则是:拿下汲郡以后,马上就兵发看似没有任何战略地位的长平郡。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形成了可以从汲郡、长平两路挤压河内郡的态势。在杨义臣即将离职、遣散军旅的同时,迅速的攻下河内。这样,也就初步形成了战略态势并不算太好的一块囊括汲郡、河内、长平三郡及黎阳(黎阳隶属于魏郡)的初步基业。那时,马上北上经略河北的时机也就到来了!
兵锋斜指向长平还有一宗好处,那就是长平现在掌握在另一支义军、以后将归附‘李唐’的司马长安和李士才手中。而这种恍若义军内部相互之间的攻伐、却又可以无形中形成对河内围攻的态势、进一步促成整体的根基初步成型的先期行动,根本就不可能引起隋庭、特别是杨义臣的注意。甚至他们还会暗中的窃喜:打吧、打吧!打得两败俱伤才好!
而徐世业所担心的,也就是徐世绩不希望、也不同意各自独立的义军相互之间枉起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