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章 大手大脚的美国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1章 大手大脚的美国人 (第1/3页)

    在要不要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华夏国的北京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总理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总统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2月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开北京,并且根据临时约法,宣称“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总统的免职令。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2月2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一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这样,总理段祺瑞掌控了政府大权。

    1917年3月12日,段祺瑞政府在英法俄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德奥宣战。不久,几十万的民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和英法美日的运输船,赶赴欧洲,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协约国军队修筑工事,从事后勤运输,或挖掘战壕。

    英法美日提供的运输船只,装备简陋,环境比较差,华夏国的民工们不得不挤在狭窄的船舱里。作为拥有华夏男人灵魂的穿越者,安娜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负责运输的官员:必须以对待本国士兵的标准对待来自华夏的盟友,不得随意克扣他们的口粮和工钱。

    ............

    在大西洋,鲁登道夫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冒险,似乎产生了称心的战果。在1916年的最后三个月中,一百三十万吨以上的协约国和中立国船舶被击沉,1917年1月份的损失近九十万吨。到了2月,只剩下仅够六周粮食的英国,迫切需要美国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