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西伯利亚开发计划 (第3/3页)
大战,那么现在该大力开发西伯利亚这个金窖了。为此安娜在4月间接连发布三道命令:
第一道关于开发西伯利亚的命令就是移民,虽然目前西伯利亚人口有了1000万,但与全国1亿6千万的总人口相比,还是有很大的移民潜力的。由于德奥战败垮台,俄国原本欠它们的债就不用还了,而且,作为战胜国,俄国还得到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赔款,加上在奥匈帝国和东普鲁士境内的战利品,安娜得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政策,鼓励农民,退伍士兵和破产的流民移民西伯利亚。
第二道命令,其实早在战争期间就开始执行了,那就是引进外资,特别是美国资金。符拉迪沃斯托克,帝国滨海边疆区的首府城市,也被华夏人成为“海参崴”,这座城市在安娜眼中,不仅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19年初,安娜的工商部长和财政部长与美国大使签署了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协定,除了原有的军事工业的合作,这次加强了民用工业合作,俄国输出石油,煤,谷物,木材和各类矿产,换取美国先进的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
第三道命令,就是让西伯利亚地区各个城市的市长准备好,安娜决定在巴黎和会结束后,立即乘坐火车,从莫斯科出发,沿途视察帝国的东部领土。
4月28日,部长会议上,经济部长宣布:“未来十年,是黄金的十年!为此,我奉陛下的命令,宣布俄罗斯帝国第二个经济五年规划,希望在座各位加倍努力!”接着,他宣读了一系列工业指标,包括钢铁,硫酸,煤炭,石油,拖拉机,汽车等等的最低生产目标,最后,经济部长压低嗓音,“各位,根据陛下的意思,工人的最低工资不得随意减少,但是政府将向所有企业家保证:他们可以获得最便宜的工业原料。”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