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筹谋 第一节 (第2/3页)
师开始投票表决吧!”
每一名拥有投票权的大法师面前都有着两盏魔力晶石灯,一红一绿,绿色表示赞成,红色表示反对,当两盏灯都没有亮起的时候,就意味着弃权。
很快第一轮的投票结果产生了,列席会议的四十八位具有表决权的大法师当中,三十三人对阿西伦大法师的方案投了赞成票,只有九个人投了弃权票,而余下的人自然是反对这个提议的少数派。
于是,联席会议主席阿西伦大法师依靠个人威望推动的折中提案正式通过,在此次罗斯人南侵的战争中,法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选取阵营参战,不需要事先通报法师工会许可。
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法师工会,尚且在为了罗斯人南侵而骚动不已,那些与这场战争利害相关的各方就更加不敢懈怠轻忽了。
沙巴尔王国在新任维多利亚女王的指挥下,与罗斯人的大军,以及那些铁了心要投靠罗斯人的本国贵族私兵交战。
目下王军的形势已然是岌岌可危,沙巴尔王国北部的三个郡和两个贵族领沦陷在罗斯人的手中,退守名城维尔纽斯的维多利亚女王现在对援兵的渴求可谓是望眼欲穿。
“达契亚联盟”四国之中,领土面积最小,同时地理位置也更靠近北方的摩尔多瓦公国,是四国中距离北方战线最近的国家。然而这个总人口仅有不到一百万的公国,可没有胆量先行出兵去挑战罗斯人那支倾巢出动,相当于这个国家总人口的虎狼之师。
虽说奥匈帝国的使者已经告知了摩尔多瓦人,“达契亚联盟”其余三公国将一同发兵北进的消息,可谁都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小国寡民的摩尔多瓦公国哪里敢强出头呢!
耐不住奥匈帝国催促的摩尔多瓦大公,只得接连派人强烈要求,甚至是哀告盟友们尽快出兵。特兰斯瓦尼亚在“达契亚联盟”中实力排名第一,当然摩尔多瓦大公递送的求援信件,阿利斯也收获了老大一堆。
感觉到自己肩上压力增加的阿利斯,又把这种紧迫感继续往下传递。十分自然的,负责后勤补给的陈无咎也成为了这个有趣链条中的一环。
这段日子以来,终日里神出鬼没的陈无咎,抛下一摊子琐事给自己的手下,自己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预计中造船计划接近完工的八月底,陈无咎才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姗姗来迟地带着几个随从出现在穆列什河岸边新建的港口,检查驳船船队的情况。
次大陆地区的东北部,每年冬季到了十二月,包括基利亚河在内的众多河流、湖泊,水面都会开始结冰封冻,必须等到次年的三月初才能恢复全线通航。陈无咎预计他所担负的后勤运输任务,最多能坚持到这个时候,所以他才会不去计较那些赶工制作的驳船是否真的耐用。
反正在冬季河面封冻之前,这些驳船充其量只有几个月的使用期,即便坏掉也无所谓。
新兴的内河港口,位于一条水质干洌清甜的小溪汇入穆列什河的河口,距离港口不远处的地方,就能看到排列在河岸边,连绵不断长达数里的造船船坞。热火朝天的造船工作一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停止下来,使用灾民那近乎于免费的劳动力,也不会给财政增加多少负担。
这座港口选定的位置非常好,水流湍急的穆列什河从林木茂密的山岳丘陵地带进入冲积平原以后,在这里河面的宽度增加了近一倍,水流也因而变得安静了许多。
在水流和缓的港湾里,一条条崭新的载重驳船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像是等待检阅的舰队。数以千计的劳工正忙碌得象蚂蚁搬家那样,往这些船只的幽深船舱里装载粮食和军需物资。
大公阿利斯向奥匈帝国方面承诺了出兵十五万,为了保障这支大军的需要,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资都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目。
虽然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