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极致的古乐师 (第2/3页)
此言甚是!此言甚是!谢过爱卿,幸亏有你指点迷津,不然,我大晋王朝会遭遇亡国灭种之灾难啊!”
“怪不得唐代诗人孟郊、韩愈曾先后为世人写过劝学诗:“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杜若想起仁兄教给自己曾背诵过的唐诗,禁不住脱口诵出,并感叹道,“看来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啦!”
“是呀,更夸张的是这一句,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嘉树也由衷地感怀道。
看到石碑上的介绍,杜若忍不住问道:“仁兄,这位晋大夫为何叫‘晋野’呢?”
“也许是他一生的志向吧,因为他的音乐境界独树一帜,几乎无人匹敌,诚如其名‘恃才放旷’,因而终生不畏权贵,独立特行,我行我素,这在古代,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嘉树思索了一番回答道。
“哦,艺高,人才能胆大。”杜若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一阵微风拂过,树呀草呀婆娑起舞,发出奇妙的声音,嘉树叹道:“也许师旷可以弹出风吹树叶的妙音,可惜我们无缘欣赏,只能听听大自然的美声了。为了艺高人胆大,遗世而独立,让我们继续学习吧。”
学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之后,杜若悲哀地感叹道:“古代的人可真疯狂,师旷为了超过老师的琴艺,竟然弄瞎了自己的双眼,其实,代价也太大了,当然,我也相信这仅仅是一个传说。”
“我也相信这仅仅是野史,但无论怎样,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心无旁骛的研修,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哎,有得必有失嘛!”嘉树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嘉树为杜若解析了“宰予昼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杜若明白了:“宰予竟然白天睡大觉,虚度光阴。孔子痛心疾首地批评了他,好像腐朽木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