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红火的春节,正筹备! (第2/3页)
四金鱼同心结子”“百事吉结子”,送给老顾客之宅第,宋朝人相信,将屠苏袋悬挂在门额上,可以“辟邪气”,赶紧将这些挂于“惜双双”寝宫,为多病的煦帝消灾祈福。
从踏入腊月到除夕期间,有两个节日要庆祝,首先迎来的是腊月初八的“腊日”,也叫“腊八节”。这一天,皇室与开封的寺院要选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小巧食材,煮成“腊八粥”,赠送给施主之家。药店则将“虎头丹、八神﹙注:功能主治风虚走注疼痛,昏迷无力,四肢麻木。﹚屠苏”等中药材装入小布囊,叫作“腊药”,文妃叮嘱太医院多做一些,拿到开封集市上,馈赠大家,用于腊月的朝野保健。
文妃对地大物博的赤县充满好奇,忙请太医传授各地的中药盛产情况。
太医热情的介绍道:“早在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浙江的中草药材十分丰富,产地较广,品种较多。当时杭州盛产姜木瓜、蜜、干姜、芑、牛膝、黄连、杞、佛手草。佛教胜地普陀山盛产能治肺痈和血痢的普陀山茶等几十种草药。天台山盛产益母草等数十种珍贵药材。湖州盛产木瓜、蜜。建德盛产白石英、银花。绍兴盛产丹沙、石蜜。余姚盛产署预、附子。缙云盛产蜡、黄连。东阳盛产黄连。临海盛产干姜、甲香。”文妃谢过太医。
有一天,宫里进供了许多桃花贡米,文妃甚为好奇,因为平时只听说白米,大米,玉米,忙问桃花贡米到底是怎么回事。
内务府主管恭顺地回答︰“桃花大米属带粳性的籼型稻米,品质精良,色泽白中显青,晶莹发亮。米粒形状细长,腹白小。煮出的饭粘度适度,胀性强,油性适度,米不断腰,具有绢丝光泽,香气横溢,吃起来滋润芳香,富有糯性。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巴蜀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
桃花小米颗粒大、色黄、味香,黏性大,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用它烹制的米饭,黄灿灿、油津津,吃着光滑喷香、粘甜可口、香气浓郁;熬出来的粥色泽金黄,透明发亮,香味扑鼻,再佐以蔚县特产的豆干,满口咸香。
桃花大米,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