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朝野上下,苦学东坡名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7章 朝野上下,苦学东坡名肴 (第3/3页)

的汤汁,放入剪开口的红枣,再倒入绍兴老酒酒一小杯,锅内烧开水,将肉放上加盖大火蒸半个时辰即可。

    文妃本想过目不忘,没想到一看这么繁琐的程序,一下子记得头昏脑胀,就不再记了,只得请姐姐们仔细地记于心间,等学士闲来无事之时,请他将过程详细地题于纸上,再叫御厨研习研习。

    朝云在一旁已将米饭蒸好了。

    “有朋至远方来,岂能无酒乎?”苏轼竟然像一个孩子一样,一路小跑着将亲手酿造的罗浮春、真一酒以及惠州名酒万户春分三次取出,轻轻地摆在餐桌上。

    龙飞惊奇地问:“莫非这些酒苏大人亲自酿造的?”

    “私自酿酒,可是犯王法的呀!”雷霆不解地关心地问。

    “是呀,官府在各地城镇设置酒务这种管理机构、酿工场酒坊和卖酒作坊,禁止私造,但老身这座岭南名郡粤东门户鹅城却例外,因此地地处岭外,瘴毒对民众危害很大,故大宋朝廷对岭外人格外开恩,允许民间酿酒,用饮酒来驱除瘴毒。惠州的酿酒业很发达,所用的材料有米、麦、桂花、松花等,享有盛名的酒类品种有桂花酒、万户酒、罗浮春、真一酒等。我常与林婆打交道,她就是酿酒和卖酒的专业户。”苏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敢问大人,您是否写过关于美酒的诗呢?”文妃乘兴而问。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苏轼吟道。﹙苏轼自注:“岭南万户春”,酒名。﹚

    他接着补充道:“我一踏进惠州城,热情友善的父老就用本地酿造的万户春酒招待我。”

    “为了不伤着胃肠,我提议大家先吃菜,再品酒。”苏轼提议,关切地言道。

    大家期待已久的东坡肉上桌了,看着薄皮嫩肉,色泽红亮,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块,顿觉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几筷子下来,大家纷纷表示赞不绝口,也渴望“见贤思齐”,决定要将此绝招学到手。

    三姐也觉得过程复杂,忍不住问:“请问有没有简短的口诀来概括做东坡肉的秘诀呢?”

    “请各位别见笑,老身曾编过《炖肉歌》,内容是‘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注:罨,音同“眼”,掩盖之意。

    “好个‘万事功到自然成。’”文妃盛情夸赞道,将最后一块肉送到朝云碗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