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纵情谈笑,多像一家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9章 纵情谈笑,多像一家人! (第2/3页)

味香浓,介绍完毕,请各位客官慢慢享用。”两位小二领着托盘告辞了。

    午饭后,文妃急着回去,苏轼急得发怒,道:“娘娘难得来一次,无论如何也应该玩上一两天。”

    文妃一行觉得此话在理,便不再推辞,朝云带领文妃一行到惠州城里的久住客栈午休去了,云飞扶着半醒半醉的苏轼向“上官”请了假。﹙注:被贬惠州的苏轼,此时无钱且无权。﹚

    醒后,文妃一见店名,觉得枯燥乏味,真是浪费了苏学士的满腹才华,于是,带着众位姐姐,一一建议改将具有档次的店家,将店名改为“浪淘尽”、“千堆雪”、“如画”、“豪杰”、“雄姿”、“多情”、“琼楼”、“玉宇”、“易全”、“祝君长久”、“不生华发”、“千里婵娟”以及“桂花湿”,“荔子然”。

    有的店家不以为然,文妃也有办法,不紧不慢地反诘道:“大名鼎鼎的苏学士,连几代君王都会敬畏三分,难道作为大宋子民,不改敬重当朝的大文豪吗?对于花甲之年的苏学士,我们该不该将他的诗词久久流传下去呢?”店家见谈吐不凡的娘娘,言辞恳切,便欣然采用,谢道:“多谢娘娘,小的马上更改店名。”

    苏轼小睡了片刻,便马不停蹄地为文妃一行预定了一场表演。

    午休之后,妃侍们又来到苏学士的客厅里。朝云为大家泡上了当地的柏塘山茶。

    浓郁的茶香悠悠弥漫开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品起茶来,没料到这般清甜可口,风味独特。

    龙飞好奇地问:“苏大哥,这茶为何如此独特?”

    “巍巍象头山,幽幽溪流水。想那柏塘镇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气候、湿度、土壤等自然环境极为适宜山茶生长。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茶。柏塘山茶为柏塘镇特有的山茶,株形矮小,叶细而尖,客家人称其‘细茶’,茶香浓郁,饮后难忘。”

    “这里距离柏塘镇远吗?”文妃问。

    “远,大约一百里。”

    “那算了,如果近的话,大家还可以去游玩一番的。”

    “早就有听说苏大哥酷爱品茶,请问您是否有几条关于饮茶的趣闻呢?”文妃不依不饶地问。

    “今天,你们存心要让老夫骄傲和难堪吗?”苏轼摸着有些花白的胡须说。

    “只骄傲,不难堪,因为苏学士是人,不是神。”

    “谁说不是呢?”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是一则发生在两人之间的有趣茶事,同样是爱喝茶、会写诗、精于茶道,就算是小小水质上的差别,都不可能逃脱大师的法眼。大哥我就犯了这个小错误,意图糊弄王安石,结果不幸被拆穿。

    当时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大夫告诉他需要用阳羡茶来治愈,但必须以长江中峡瞿塘的水来煎服才有效果。那时候,王安石得知我父丧期满,将要返回京城复职,于是便写信给大哥我,希望我在出四川时顺便带一瓮长江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