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放浪形骸日光浴,再听好故事! (第2/3页)
园,潋滟水波,甚至虫鸣鸟叫,都能久久地吸引本宫,很少为一个男子莫名伤感乃至梦寐求之,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位深情的煦帝,在眷恋本宫,莫名其妙地掉进彼此感情的深潭里,顿失南北,不见古今……
阳光照在脸上,照在身上,这是一种透入肌肤的暖啊,以前只是走着晒,坐着晒,此时此刻,无拘无束地躺下来,这是何等的惬意啊!尤其是,双眸是如此的温暖,简直是最能感受暖意的肌肤,文妃岂能等闲视之,曲肱遮之,她多怕晒伤了眼睛啊。眼前陡然浮现出颜回“曲肱而枕之”的艰苦画面,颜爱卿,你是何等的苦行僧哪,你那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的生活,让本宫难以想象,可是,你整个一生,可曾在阳光下纵情享受过一次,像我这样放浪形骸地进行着日光浴?哪怕是一次,也不会白来这世界一遭啊!这是从未有过的真情率性体验,幸亏,这两汪清泉,不会被太阳点燃。再看姐姐们,丹唇是如此艳丽,赛过早春的樱桃果,赛过阳春的桃花骨朵,赛过晚春的海棠花,如果让煦帝瞧见,肯定会“从此君王不上朝”,想到这里,文妃忍不住窃笑不已,但又怕吵醒姐姐们,只好在心里偷着乐,在无穷无尽的醉意中,文妃也甜蜜地睡去了。
苏轼见美人们如此放浪形骸目中无人,巾帼尚且如此,何况须眉乎?干脆也叫主人家搬来两个簸箕,将佛印移至里面,一个躺一个圆簸箕,肆意地午休起来。
一个半时辰后,大家都醒来了,文妃本来打算立刻回去的,可又留恋起春光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放松机会哦。
“娘娘,我劝您别走,明早带你们去欣赏雾中的桂圆林,你们这些深宫里的美人,何曾见过呢?”
“好呀,想我大宋神州,处处皆图画,我们难得游玩一次,岂能失去大好的赏景机会?”
“娘娘,小的为你们泡制桂圆引子,好吗?我们这一带百姓,经常喝这种引子,很少疲劳,可能它具有滋补作用吧。”
“好呀,如此天然的佳饮,肯定美味。”美人们爽快地同意了。
“老板,过来和我们一道吹牛吧。”文妃唤道。
文妃调制了桂圆玫瑰花茶,美人们纷纷效仿,苏轼佛印泡制了桂圆柏塘茶。
“文妃娘娘,你们谈的诗呀词呀,小的一点也听不明白,也不感兴趣呢,不如请苏大人讲一下我们宋朝万岁与大臣们之间的趣事,让我长一下见识,可好?”
苏轼想了一下,从容讲述道:“在我神州历史上,要数就数我们宋朝人最爱读书了。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我朝人士,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
宋太宗时,﹙指赵光义,宋第二帝﹚胡旦被称为科举史上最自信的状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闲居,闭门不出。有史官为某贵侯作传,因其出身贫贱,曾以杀猪为业,史官很是为难:不写不是实录,而写吧,又犯忌讳。正踌躇不定之时,相约向胡旦请教。胡旦得知原委,不禁大笑:这有何难?就说曾‘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不就行了吗?史官们相视而笑,无不叹服。”
“嗯,好个胡旦,如此胡诌,足以旋转乾坤,可见,事实如鱼肉,巧言却似刀俎,好口才,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啊。”文妃叹服不已,欣喜大赞道。
“还有呢,学者丁谓之事也让人忍俊不禁。﹙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