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欲建新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八章 欲建新城 (第2/3页)

不可!”阎曾失声道。

    “为何?”张骏没料到自己的主簿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顿时出言问道。

    阎曾急切道:“大都督,筑城非一日之功,若无数年的日夜兴造,根本想都不要想。何况这所需的数十万民夫、成千上万的工匠,都不是广武郡目前可以承担的。如果一旦筑城,只这一个工程就能将广武郡的财政拖垮!”

    宋沛和索孚也劝道:“大都督,筑城并非小事,您要三思啊······”

    看着部下一副筑城就会破产的样子,张骏表面上做出虚心纳谏的表情,心里却在大笑:老子自己给自己批地,花的还是商会的钱,建造的也是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城池,这要是还能赔了,不如等死算逑。

    从后世那个地产泡沫膨胀的世界穿越而来的张骏,就没见过搞房地产开发还会破产的!

    顿时,他极有信心的道:“诸位放心,将作监已经生产出特殊的建筑材料,可以大大减少筑城的成本和人力。再者······吾意已决,勿复多言!”

    阎曾见张骏如此坚持,并没有立刻进谏,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在了描绘城郭的纸面上,却见此城的模样十分怪异,和如今中国各地大城均有不同。

    他先是抓住一个疑点问道:“都督,此城的城墙如此之薄,可是另有深意?”

    张骏见阎曾采取迂回战略,打算从图纸的“漏洞”劝说自己放弃计划,不由很是欣慰。他耐心解释道:“古之筑城,城墙皆宽十数丈、高数十丈,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防守力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夯土筑城的方法使城墙不得不如此厚重。但经过将作监的研制,新式城墙将采用石灰石浇注的方法一体建造,再外包青砖,坚固程度是以往中国大城的数倍,而且可以建得更高!”

    “果能如此?”阎曾将信将疑道。

    “必须如此!”张骏看着阎曾的眼睛,目光清澈地诚恳道:“本督怎敢诓骗主簿?”

    “主公······”宋沛则迟疑道:“墙体变薄,墙上屯兵就会减少,一但敌军登城,为之奈何?”

    “哈哈哈!”张骏笑道:“吾早就料到泽清会有此问,诸位且看······”说罢,他用手一指图上道:“新城的四面城垣将设有大型的马面敌台。北垣有马面十座,南垣有八座,东、西两侧则各有九座。每座马面间距三十步。如此一来,宽大的台面既能够布置更多的兵力和防守器械,又具有更强的集中火力,这比把兵力分散在城墙各处更能有效阻敌。”

    说着,他的手指在图画上不断移动,继续道:“马面如此之密,则城就不需太厚,人力亦难攻也。”

    三人中虽然只有宋沛懂得军略,但阎曾、索孚并非目光短浅之辈。经过张骏如此解说,心里边就先信了一半。

    不过阎曾还是道:“都督,并非卑职有意阻挠,只是此事牵扯甚广,那新式材料又未曾见识,所以请您见谅,卑职还是不能赞同。”

    其实张骏此刻已经是广武郡的土皇帝了,正所谓上马管军,下马理民,说的就是他这种一方诸侯。按理说,即便是阎曾反对,张骏也可以直接下令筑城。但别忘了,阎曾的另一层身份代表着的是大将军张茂,如果不把阎曾的思想工作搞通,那又怎么能指望阎曾去向张茂解释清楚呢?

    此外,若想政通,就必须人和。张骏不想自己的心腹臂膀在不理解也不支持的情况下去工作,这无异于自找麻烦。于是,他温煦的笑着道:“先生何出此言,您为广武郡着想,有功无过。既然您想先睹为快,那骏也就不再卖关子了,事实上用新材料建造房屋的试验已经开始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去参观一下何如?”

    “如此甚好!”阎曾也不愿搞得太僵,闻言点头称是。

    宋沛和索孚也很感兴趣,他们都听说将作监产出了不少军用器械,让那一帮子厮杀汉爱不释手,所以心里不好奇是不可能的。只是将作监的一切都要严格保密,就连索孚这个索三戒的大人,都根本不知道自家的儿郎做了些什么,更何况是别人?

    所以张骏只一提议,便立刻赞成。当下,四人就离开了都督府,在一队侍卫的扈从下往将作监所在的方向而去······可谁知半路上,张骏却突然转向,直奔征虏军的大营。

    宋沛、阎曾、索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