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929、博弈就是艰难的拉锯战 (第3/3页)
整,所以调整的范围要尽可能缩小,以免影响各所学校的正在教育教学工作,大家说我说的是不是在理?”于胜利说:“翟书记说得很对,调整得范围越小越好。”邹志刚点点头:“是啊,如果影响了今年的高考成绩和考成绩,老百姓又该对我们教育不满意了。”翟新说:“我的想法是,调整一切服务于3,3才是这一次调整的重头戏。杨芳去了3当校长,最需要的是就是树立威信,特别是树立说话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赵梓栋同志去11任职,离开3,既是杨芳同志的意见,也是工作的需要。我的想法是:苗群同志也最后离开3,提拔苗群同志担任一所普通学的校长。突出的两个副校长岗位,也不再从其他学校调入,而是直接由杨芳同志提名,从本校的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德育主任等正股级干部选拔,由局党委审议通过。这样,新提拔的副校长一定会积极拥护杨芳同志的工作,使5迅地摆脱刘明同志被免职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学校走上稳定发展之路。”邹志刚说:“翟书记考虑问题,果然是相当地周到。是的,如果把赵梓栋和苗群都调整提拔到别的学校,既是对这两个干了多年的副校长的一种肯定,同时还有利于杨芳在3开展工作。我支持翟书记的这个想法。”孔丽丽说:“翟书记从全局考虑问题,也能让我们从一个人一件事的矛盾跳出来看问题,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翟新说:“谢谢。苗群作为副校长,肯定不适合直接去3担任校长,最好到一所普通的学接受锻炼。想来想去,觉得68学还是比较适合苗群同志的。苗群同志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强,也不认为自己具备了像赵梓栋同志那样改变薄弱学校的能力,而68学,由于杨芳同志、姚长青同志打下的基础还是不错的,有利于苗群同志顺利接手。所以,我提议,苗群同志担任68学的校长。”韩素贞说:“调苗群去68担任校长,我不反对。但姚长青担任3的校长,他确实从来没有抓过高,我怀疑他的能力。”翟新笑着说:“韩局长的考虑也是对的。大家都知道,汉朝的汉王,开创了景之治。可汉王在当皇帝之前,从来没有想当皇帝的想法,也没有接受过太子理政的锻炼,只不过是衣食无忧的小诸侯王而已。当汉朝的大臣们清除了吕后的势力,把他迎接入朝做皇帝的时候,他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同样,他当了皇帝之后,则成为秦始皇之后,第一个被史家和老百姓同时称道的好皇帝。我举这个例子有一点远,再举个近一点的,东州旁边的丽江市,有一个特别年轻的县市委书记,才34岁,他大学毕业就进入了丽江市团市委工作,31岁担任团市委书记,33岁被任命为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一年过去了,在质疑声里,这个县级市的发展相当不错,这个年轻的县市委书记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独管一方的经历啊,哪怕连个乡镇长都没有做过,但不也一样把一个县抓得有声有色吗?对于姚长青同志,我们可以保持这样的怀疑,但也同样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去3做做看。做得不好,撤掉;做得好,证明我们局党委的各位领导还是相当有眼光的。”
嘿,讲赵梓栋、苗群的时候,讲他们没有经验不能去;讲姚长青的时候,没有经验也一样行。这个社会就这样,怎么说都是拳头大的人有理。有的人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但也只能咽下肚子,说不出来。翟新说:“更何况,姚长青同志担任68学的校长期间,学校各方面的进步还是相当明显的,在群众满意度方面,我让政工科的同志给查了一下,在70多个校长里,名列前茅,是不是,蒋科长?”蒋春华说:“是的,我查了一下2006年底对全市局属学校的校长民意测评,姚长青校长在所有的校长当,分数最高,满意度高达99.2%,较满意和一般的,点0.8%,没有不满意的。”翟新说:“相信这个指标许多局领导去年底的时候都已经看到了,姚长青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满意度,这说明他的领导艺术是相当不错的,也说明他是有相当群众威信的好领导。把一个有威信的校长安排到3,自然也有利于3的和谐稳定发展。这就是我的态度。”
看无广告,全字无错首发,飞-,您的最佳选择!